流民事件像一根刺,扎在陸丞心里。
他沒有在常州府城過多停留,只是循例巡查,對王家村田地一事并未深究,仿佛只是路過插曲。
但暗地里他讓沈師爺派人悄悄尾隨那些流民,查探他們的真實去向和背后指使。
巡查隊伍繼續(xù)前行,經(jīng)江鎮(zhèn),過揚州,一路所見,官場積弊大同小異,豪強與官吏勾結(jié)的影子若隱若現(xiàn)。
而江州趙這個名字如同幽靈,開始在不同場合被微妙地提及。
有時是某位官員無意間的感慨幾句,“如今生意難做,多虧趙會長協(xié)調(diào)”。
有時是某樁商事糾紛背后,隱約有趙家勢力的痕跡。
這一日抵達淮安府。
陸丞入駐驛館后,并未急于召見地方官員,而是換了一身便服,只帶一名護衛(wèi)去了城中最熱鬧的漕運碼頭。
陸丞在一處茶攤坐下,要了一壺粗茶,看似悠閑地觀察著往來人流。
他注意到碼頭上搬運的力夫雖多,但秩序井然,似乎被幾個不同的幫派劃分了地盤。
而一些明顯是官糧的漕船附近,護衛(wèi)格外森嚴,與商船區(qū)的松散形成對比。
“老丈,這碼頭上的活兒好干嗎?”陸丞給旁邊一位歇腳的老力夫倒了碗茶,搭話道。
老力夫接過茶,嘆了口氣:“混口飯吃罷了,如今規(guī)矩多抽成也重,哪像以前?!?/p>
“哦?什么規(guī)矩?”
“客官是外地人吧?”
老力夫壓低聲音,“這淮安碼頭,現(xiàn)在主要是義安幫說了算。
想在這里攬活兒,得先拜碼頭,交份子錢。
搬運官糧的活兒,更是碰不得,那是幫里和官爺們把持著的?!?/p>
“義安幫?頭領(lǐng)是誰?”
“聽說姓胡,外號胡疤臉,厲害得很,手眼通天?!?/p>
老力夫左右看看,不敢再多言,喝完茶便匆匆走了。
陸丞心中了然。漕運之弊,歷來是朝廷心腹大患。
看來這淮安府,問題不小。
回到驛館,淮安知府已率領(lǐng)屬官在等候。
知府姓孫,一臉和氣生財?shù)哪印?/p>
見面便是一通奉承,說陸大人巡查辛苦,已備下接風宴云云。
陸丞婉拒了宴請,直接進入正題,要求調(diào)閱近年漕糧運輸、倉儲以及相關(guān)刑案卷宗。
孫知府臉上笑容不變,連聲答應(yīng),眼神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慌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