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的聲音在空曠的殿內(nèi)回蕩,聽不出喜怒,卻帶著千鈞之重。
陸丞以頭觸地,聲音因激動而微顫,卻清晰堅定:“臣知罪。
臣罪在未能徹底掃清江南積弊,反遭構(gòu)陷,致使圣心憂慮有負皇恩。
然臣更知若因懼罪而緘默不言,坐視蠹蟲繼續(xù)啃噬國本,則臣罪更大。”
他沒有辯解,沒有喊冤,而是直接認下一個“=辦事不力”=之罪,將矛頭指向了更深層的國本問題。
皇帝微微挑眉,似乎有些意外。
他本以為陸丞會痛哭流涕,陳述冤情。
“哦?依你之見,江南積弊,深在何處?
李文昌參你更張?zhí)^、動搖國本又是何故?”
陸丞依舊跪伏,語速加快:“陛下。江南之弊,不在賦稅沉重,而在胥吏層層盤剝,豪強與貪官勾結(jié),將朝廷恩澤百姓血汗盡數(shù)中飽私囊。
臣查辦漕市二司,證據(jù)確鑿,每年被侵吞之國稅何止百萬。
此乃動搖國本之實。
臣所謂更張不過是將本屬于朝廷,屬于百姓之物歸還原主,何來太過?
李文昌參臣,無非因臣之舉斷了某些人的財路,觸動了盤根錯節(jié)的利益網(wǎng)絡(luò)。
其所言動蕩,正是革除沉疴之必然陣痛。
若因陣痛而止步,則癰瘡永無愈合之日?!?/p>
他抬起頭,目光灼灼地看向皇帝,雖依舊跪著脊梁卻挺得筆直:“陛下明鑒。臣在江南,減免不合理雜稅,百姓額手稱慶。
整頓漕運市舶,國庫收入立增。此乃有目共睹。
為何臣稍有舉措,便謗滿朝野?
為何查辦兩個貪官,便成動搖國本?
只因臣觸碰之利益,根深蒂固,直通廟堂?!?/p>
這話已極為大膽,幾乎是指著鼻子說朝中有奸臣了。
殿內(nèi)侍立的太監(jiān)嚇得臉色發(fā)白,大氣不敢出。
皇帝的臉色沉了下來,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:“你的意思是,朝中有人與江南貪官勾結(jié)阻你辦案?
甚至朕身邊,也有小人?”
“臣不敢妄測。”
陸丞立刻叩首,“臣只知據(jù)范明遠周安邦供述,以及賬冊顯示,歷年皆有巨額款項流向京城。
最終指向致仕的劉閣老府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