湘潭往南三十里,有兩座山隔谷對峙。西邊的仙女山滿坡翠綠,泉眼叮咚,連風掠過都帶著草木的甜香;東邊的南谷山卻截然相反
——
青灰色的巖石裸露在外,草木稀稀拉拉地貼在石縫里,風刮過山體時,總裹著股說不出的滯澀,像是誰在低聲嘆氣。老人們說,這南谷山原叫
“難過山”,連飛鳥都不愿久停,全因當年那捧從天上來的仙土。
傳聞八仙里的張果老,最是愛耍些頑童性子。那年他因在蟠桃會上偷摘老君的練丹果,被玉帝罰去瑤池運土填東海。他倒也不惱,挑著副棗木扁擔,兩頭各掛個藤編土筐,慢悠悠地往瑤池走。路過湘潭時,瞥見湘江如練,昭山似黛,竟勾起了玩心
——
反正離東海還遠,不如歇腳賞賞景。
他把擔子往地上一撂,棗木扁擔
“咚”
地砸在土坡上,震得草葉上的露珠都滾了下來。那兩筐仙土剛沾著凡間的地,就像活過來似的,竟順著土坡慢慢往下滲。張果老沒當回事,揣著酒葫蘆去江邊看漁翁撒網(wǎng),酒喝了三壺,太陽落了西山,才想起自己的差事。等他醉醺醺地跑回來,哪還見得著土筐?只見東邊土坡上冒出兩簇青灰色的山尖,正
“嗖嗖”
地往上長,頂端裹著白霧,竟有要戳破云層的架勢。
“壞了!”
張果老酒意醒了大半,伸手去拔,山尖卻紋絲不動,反而長得更急。沒幾日,東邊的山就長到了半天高,山風刮過,能聽見石縫里傳來
“嗡嗡”
的響,像是山體在喘氣;西邊那座矮些的山,倒生得翠意盎然,遠遠望去像個梳妝的姑娘
——
百姓們便叫它們
“難過山”
和
“仙女山”。
這動靜終究驚動了玉帝。凌霄寶殿上,玉帝看著千里眼呈來的景象,氣得拍了龍椅:“這張果老,竟敢誤了天庭差事!”
當即傳旨,讓張果老立刻下凡,把兩座山壓下去。
張果老趕到難過山時,山尖已快觸到九重天的云了,站在山腳下,得仰著脖子才能看見頂。他也不多話,擼了擼袖子,往后退了三步,猛地縱身一躍,“撲通”
一聲就坐在了難過山的山頂。只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