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安十四年的春天,來得遲而料峭。
京城表面的繁華之下,暗流已然洶涌了半年。
自鎮(zhèn)北王季華銘“突發(fā)惡疾”薨逝、北疆兵權被收,已過百日。
新晉的鎮(zhèn)北王季凜,空有尊號,卻被無形的手牢牢按在京城這座鍍金的囚籠里。
他深居簡出,除了必要的朝會,幾乎從不在公開場合露面,只在王府那方狹小的天地里,對著父親的靈位,或是沉默地擦拭那柄再難飲血的劍。
朝野上下,大多以為這位少年王爺已心灰意冷,認命了。
但東宮的路嘯知道,季凜沒有。
那雙偶爾在朝會上相遇時、看似古井無波的眼眸深處,燃燒著的是冰冷的、未曾熄滅的火焰。
他們之間,通過徐年建立起了一條極其隱秘的聯(lián)系通道。
傳遞的信息簡短而隱晦,卻足以讓路嘯明白,季凜從未停止過行動。
他在利用父親留下的、連帝王也難以完全掌控的北疆暗線,如同最耐心的獵手,一點點梳理著朝堂錯綜復雜的關系網(wǎng),分析著每一個潛在的盟友與敵人。
他們的目標明確——六皇子路灼。
這不僅是私仇,更是勢之所迫。
路灼及其背后的母族,是皇帝路臨淵用以制衡太子的關鍵棋子。
除掉路灼,不僅能報一箭之仇,更能沉重打擊淑妃一系,斬斷皇帝制約東宮的一條重要臂膀,為將來……或許是為那無法言說的“將來”,掃清部分障礙。
----
契機,在一個春寒料峭的深夜,由心腹徐年帶來。徐年一身夜行衣,帶著室外的寒氣,低聲稟報:“主子,江南漕運的線,有眉目了?!?/p>
他詳細道出:去年陛下批準的江南漕運改道工程,六皇子路灼與其舅、吏部侍郎王明遠,涉嫌與掌控漕運的“青龍幫”勾結,虛報工程款項,貪墨巨額銀兩。
更駭人聽聞的是,時任漕運監(jiān)察御史的周遷因察覺端倪,上書彈劾前竟“意外”落水身亡,其家眷亦在返鄉(xiāng)途中遭遇“山匪”,無一幸免。
此事做得干凈,但并非毫無痕跡。
周御史生前似乎有所預感,將部分證據(jù)交予一名心腹侍衛(wèi),該侍衛(wèi)亦在追殺中重傷,其妻林氏攜幼子僥幸逃脫,并帶走了一本關鍵賬本。
如今,這林氏隱姓埋名,藏于京郊西山一獵戶家中。
路嘯眼中精光一閃。
貪墨、人命!這是足以動搖皇子根基的重罪!
他立刻意識到,這是等待已久的機會。
“不惜一切代價,找到林氏,拿到賬本,確保她母子安全!”他沉聲下令,東宮最精銳的暗衛(wèi)隨即悄然出動。
與此同時,消息通過密道傳入了鎮(zhèn)北王府。
季凜的回信很快,依舊簡潔,卻直指核心:“賬本需核真?zhèn)?,人證需萬全。王明遠掌吏部,黨羽眾多,恐狗急跳墻??蓪て溥呮?zhèn)關聯(lián),一擊斃命?!?/p>
兩條線同時啟動。
路嘯負責“賬本”與“人證”,全力搜尋并保護林氏;季凜則利用其兵部郎中的身份便利以及北疆的隱秘人脈,開始暗中調查王明遠一黨是否與邊鎮(zhèn)將領有非法往來,試圖將貪腐案與可能涉及的軍務勾結聯(lián)系起來,將案子擴大,使其更具爆炸性。
搜尋林氏的過程兇險萬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