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蹲在地上,指尖還沾著洗衣液的泡沫,水已經(jīng)擦得差不多了。地板涼意透過褲管滲上來,我沒起身,只是把說明書重新攤在膝蓋上,一頁頁往后翻。
電視里的老電影還在放,男女主角站在雨里,誰也不肯先走。她坐在沙發(fā)角落,腿蜷在身側(cè),眼睛盯著屏幕,其實早就神游去了別處。我看得出來,她累了,送完最后一單回來,連頭發(fā)都沒來得及扎。
她起身時沒說話,只輕輕帶過一句:“臺燈別開太久,費電?!比缓筮M了臥室,門合上的聲音很輕,像怕驚擾什么。
屋里安靜下來,只有洗衣機還在低低運轉(zhuǎn)。我坐了很久,直到那點溫水也涼透,才慢慢站起來,把說明書塞回操作面板底下。這次我沒畫新批注,也沒再摩挲那行“晚說的都對”。
回到房間,我沒開大燈,只擰亮了書桌上的小臺燈。光圈不大,剛好夠照亮桌面一角。我拉開抽屜,翻出一個舊速寫本——是之前收拾行李時隨手塞進來的,封面邊角已經(jīng)磨白,紙頁泛黃。
翻開空白頁,筆尖懸在紙上,遲遲沒落。
腦子里卻全是她今天說的話:“有些事,不是按說明書做就對了?!?/p>
我想起她晾衣服時踮腳的樣子,想起她罵我“顧總”時眼尾微揚的笑,想起她蹲在水槽邊用膠帶一圈圈纏馬克杯的模樣。那些畫面不像指令,沒法照搬執(zhí)行,可它們在我心里,比任何流程都清晰。
我終于落筆。
先畫出租屋的輪廓。十五平米,長方形,一進門就是廚房和客廳拼在一起,左邊隔出個小臥室,衛(wèi)生間緊挨著陽臺。線條歪歪扭扭,不像專業(yè)圖紙,倒像是孩子描摹記憶中的家。
但我畫得很慢,每一筆都想著她在哪兒、做什么。
冰箱貼壓著外賣單的位置,我標了個星號;馬桶旁卷紙的抽出方向,我畫了箭頭;窗臺那頭,我特意畫了個歪斜的小圓圈,旁邊寫:“馬克杯,膠帶纏三圈。”
床頭那塊區(qū)域,我停了很久。
我知道她習慣睡前摸一下存錢罐,確認還在。那個鐵皮罐子上面印著褪色的小熊,是她外婆留下的。我曾在她睡著后悄悄打開看過,里面全是硬幣和皺巴巴的零鈔,一張紙條夾在中間,寫著“攢夠了就換個大房子”。
我在床頭位置畫了個方塊,標注:“放晚的存錢罐,伸手可及?!?/p>
手頓了一下,又添了一行小字——“床頭柜留空,方便她放水杯,杯子要熱過再遞?!?/p>
繼續(xù)往下畫,廚房的操作臺我重新規(guī)劃了動線。她做飯時總是來回繞,因為調(diào)料放在高處,油鹽醬醋擺得太散。我把常用調(diào)料區(qū)挪到灶臺右手邊,加了個小標簽:“醬油、醋、糖,固定三格?!?/p>
洗衣機的位置我也改了。原本靠墻太遠,她每次取衣服都要彎腰。我把它往門口移了三十公分,旁邊畫了個備注:“阿辭洗衣服專用區(qū),程序鎖定‘輕柔模式’?!?/p>
畫到這里,筆尖忽然重了些。
我不再只是復刻這間屋子,而是在想——如果能重新布置,我要讓它更適合她生活。
于是我在陽臺角落加了個小書架,雖然現(xiàn)在那里堆著雜物。我又在窗邊畫了張雙人小桌,兩張椅子面對面。她喜歡晚上喝牛奶,我可以坐對面看她記賬。桌上還能擺盆綠植,她說過想養(yǎng)一盆薄荷,泡茶用。
越畫越靜,心跳卻越來越沉。
我在平面圖最上方,寫下一行字:“出租屋改造方案v1?!?/p>
然后,在頁腳,用極小的字補了一句——“我們的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