紀年范圍:從丁亥年(強圉大淵獻),到己丑年(屠維赤奮若),共計三年。
世祖光武皇帝(劉秀)上之下建武三年(丁亥年,公元27年)
春天,正月,甲子(初六):劉秀任命馮異為征西大將軍。鄧禹對自己身負重任卻未能建功感到慚愧,多次驅使饑餓的士兵去截擊赤眉軍,但總是失利。于是他率領車騎將軍鄧弘等人從黃河北岸渡過黃河到達湖縣,邀請馮異一同進攻赤眉軍。馮異說:“我與賊軍相持幾十天,雖然俘獲了對方一些勇將,但剩下的人還很多,可以逐漸用恩德信義去瓦解誘降他們,難以倉促用武力擊破。皇上現(xiàn)在命令諸將駐扎在澠池,截斷赤眉東歸之路,而我則從西面進攻,一舉消滅他們,這才是萬全之策!”鄧禹、鄧弘不聽。鄧弘于是與赤眉軍大戰(zhàn)一整天。赤眉軍假裝戰(zhàn)敗,丟棄輜重逃跑;車上實際裝滿了土,只在表面覆蓋了一層豆子。鄧弘的士兵饑餓,爭相搶奪豆子。赤眉軍乘機回軍反擊鄧弘,鄧弘軍潰敗混亂;馮異和鄧禹合兵救援,赤眉軍才稍稍退卻。馮異認為士兵饑餓疲倦,可以暫且休整。鄧禹不聽,再次交戰(zhàn),結果大敗,死傷三千余人,鄧禹只帶著二十四名騎兵脫身逃回宜陽。馮異棄馬徒步逃跑,登上回溪阪,和幾個部下回到營寨,收集潰散的士兵,重新堅守營壘。
辛巳(二十三日):劉秀在洛陽建立四親廟(祭祀父親南頓君以上至舂陵節(jié)侯的四代祖先)。
壬午(二十四日):劉秀下令大赦天下。
閏正月,乙巳(十八日):鄧禹呈上大司徒、梁侯的印信綬帶請罪;劉秀下詔交還梁侯印綬,任命他為右將軍。馮異與赤眉軍約定日期會戰(zhàn)。他派精壯士兵穿上與赤眉軍相同的衣服,埋伏在道路兩旁。第二天一早,赤眉派一萬人進攻馮異的前部,馮異只派少量部隊救援;赤眉見對方勢弱,就全軍出動猛攻馮異。馮異這才發(fā)兵大戰(zhàn)。太陽偏西時,赤眉軍士氣衰落,伏兵突然殺出,因衣服混雜,赤眉軍無法辨別敵我,于是驚恐潰?。获T異軍追擊,在崤底大敗赤眉,收降男女八萬人。劉秀下詔書慰勞馮異說:“你開始在回溪失利受挫,最終卻在澠池奮起高飛,正應了‘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’(早上失去的,晚上補回來)。正要論功行賞,以報答你的大功。”
(赤眉投降):赤眉殘余部眾向東逃往宜陽。甲辰(二月十七日),劉秀親自統(tǒng)率六軍,嚴陣以待。赤眉軍突然遭遇大軍,震驚不知所措,于是派劉恭乞降,說:“劉盆子率領百萬部眾投降陛下,陛下將如何對待他們?”劉秀說:“饒你們不死罷了!”丙午(二月十九日),劉盆子及其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,袒露上身到漢軍營前投降,獻上所得的傳國玉璽綬帶。赤眉軍的兵器盔甲堆積在宜陽城西,高度與旁邊的熊耳山相齊。赤眉軍還有十余萬人,劉秀命令宜陽縣的廚房全部供應食物。第二天清晨,劉秀在洛水邊大規(guī)模列陣閱兵,讓劉盆子君臣列隊觀看。劉秀對樊崇等人說:“你們該不會后悔投降吧?我現(xiàn)在放你們回營,整軍擊鼓,再來一決勝負,我不想勉強你們服從?!毙煨热诉殿^說:“我們離開長安東都門時,君臣就商議好了,要歸順圣明的陛下。百姓可以共享成果,卻難以同他們謀劃創(chuàng)業(yè)(所以沒告訴大家)。今日能夠投降,就像脫離虎口回到慈母懷抱,實在是又高興又歡喜,沒有什么怨恨的!”劉秀說:“你們可算是鐵器中的精品(鐵中錚錚),平庸之輩中的佼佼者(庸中佼佼)。”戊申(二月二十一日),劉秀從宜陽返回洛陽。他讓樊崇等人各自攜帶妻子兒女住在洛陽,賜給他們田地房屋。后來樊崇、逢安謀反,被殺;楊音、徐宣在故鄉(xiāng)去世。劉秀憐憫劉盆子,任命他為趙王郎中;后來劉盆子因病失明,劉秀賜給他滎陽均輸官轄區(qū)的土地,讓他終身享用那里的賦稅。劉恭替更始帝劉玄報仇,殺了謝祿,自己投案入獄;劉秀赦免了他,沒有處死。
二月:劉永封董憲為海西王。劉永聽說伏隆到達劇縣,也派使者封張步為齊王。張步貪圖王爵,猶豫不決。伏隆曉諭開導說:“高祖曾與天下約定,非劉氏不得封王;現(xiàn)在你最多能封個十萬戶的侯爵罷了!”張步想扣留伏隆,與他共同據(jù)守青、徐二州;伏隆不答應,堅決要求返回洛陽復命。張步于是扣押了伏隆,接受了劉永的封號。伏隆暗中派使者向劉秀上書說:“臣伏隆奉命出使,有辱使命,被兇惡叛逆扣押;雖然身處險境,也絕不吝惜生命。另外,官吏百姓都知道張步反叛,心不歸附他,希望陛下抓住時機進軍,不要因臣伏隆而猶豫!臣伏隆如能活著回到朝廷,接受有關部門的懲處,這是臣最大的愿望。如果我死于賊寇之手,就把我的父母兄弟長久托付給陛下。愿陛下和皇后、太子永遠享受萬國的擁戴,與天一樣長久!”劉秀看到伏隆的奏章,召見他的父親伏湛,流著淚把奏章給他看,說:“我恨不能暫且答應張步的要求而讓他(伏?。┘敝埱蠡貋戆?!”后來張步還是殺了伏隆。當時劉秀正擔憂北方的漁陽(彭寵)和南方的梁、楚(劉永),所以張步得以在齊地獨攬大權,占據(jù)了十二個郡。
(其他戰(zhàn)事):劉秀到達懷縣(河內郡治)。吳漢率領耿弇、蓋延在軹縣西面進攻青犢軍,大敗并收降了他們。
三月,壬寅(十六日):劉秀任命司直(丞相屬官)伏湛為大司徒。
(北方叛亂):涿郡太守張豐反叛,自稱“天上大將軍”,與彭寵的軍隊聯(lián)合。朱浮因為劉秀不親自征討彭寵,上書求救。劉秀下詔回復說:“往年赤眉軍在長安橫行,我料定他們缺糧必會東來;果然前來歸降。現(xiàn)在估計這股反賊,勢力不會長久保全,內部必然會發(fā)生互相殘殺的事。現(xiàn)在軍糧還不充足,所以要等到麥收以后(再出兵)!”朱浮守城糧食耗盡,出現(xiàn)了人吃人的慘狀,適逢耿況派騎兵來救援,朱浮才得以脫身逃走,薊城于是投降了彭寵。彭寵自稱燕王,攻占了右北平、上谷等郡的幾個縣,賄賂匈奴,借兵相助;又向南結交張步及富平、獲索等各路賊寇,都和他們有聯(lián)系。
(平定鄧奉):劉秀親自率軍征討叛將鄧奉,到達堵陽。鄧奉逃回淯陽,其部將董投降。夏天,四月,劉秀追擊鄧奉到小長安,與他交戰(zhàn),大敗鄧奉;鄧奉袒露上身通過朱祜向劉秀投降。劉秀憐惜鄧奉是舊日功臣,而且叛亂是由吳漢引起的,想保全寬恕他。岑彭、耿弇勸諫說:“鄧奉背恩反叛,讓軍隊在外征戰(zhàn)經年,陛下親臨前線,他還不知悔改投降,直到兵敗才被迫投降;如果不殺鄧奉,就無法懲戒罪惡!”于是處死了鄧奉?;謴椭祆锏墓俾?。
(關中混戰(zhàn)):延岑擊敗赤眉軍后,立即任命州牧郡守,企圖占據(jù)關中。當時關中地區(qū)各路賊寇勢力仍然強盛,延岑占據(jù)藍田,王歆占據(jù)下邽,芳丹占據(jù)新豐,蔣震占據(jù)霸陵,張邯占據(jù)長安,公孫守占據(jù)長陵,楊周占據(jù)谷口,呂鮪占據(jù)陳倉,角閎占據(jù)汧縣,駱延占據(jù)盩厔,任良占據(jù)鄠縣,汝章占據(jù)槐里,各自稱將軍,擁兵多的萬余人,少的數(shù)千人,互相攻擊。馮異一邊作戰(zhàn)一邊進軍,屯駐在上林苑中。延岑聯(lián)合張邯、任良一同進攻馮異;馮異迎擊,大敗他們,依附延岑的各營壘都來投降馮異,延岑于是從武關逃往南陽。當時百姓饑餓,一斤黃金只能換五升豆子,道路斷絕,運輸不通,馮異的士兵都以野果充饑。劉秀下詔任命南陽人趙匡為右扶風,率兵援助馮異,并送去絹帛和糧食。馮異的軍糧漸漸充足,于是開始逐步誅殺不服從命令的地方豪強,褒獎歸降有功的人,把各營寨的首領全部送到洛陽,遣散他們的部眾回家務農,威望遍行關中。只有呂鮪、張邯、蔣震派使者投降了成家皇帝公孫述,其余都被平定。
(廣樂之戰(zhàn)):吳漢率領驃騎大將軍杜茂等七位將軍,在廣樂包圍了蘇茂。周建招集了十余萬人救援蘇茂。吳漢迎戰(zhàn)周建,失利,從馬上摔下傷了膝蓋,返回營寨;周建等于是與蘇茂合兵進入廣樂城。將領們對吳漢說:“大敵當前,而您卻受傷臥床,軍心恐懼了!”吳漢于是振作精神,裹好傷口站起來,殺牛犒勞將士,慰問勉勵,士氣倍增。第二天,蘇茂、周建出兵包圍吳漢;吳漢奮力反擊,大敗敵軍,蘇茂逃回湖陵。睢陽人反叛,迎接劉永進城,蓋延率領諸將包圍睢陽;吳漢留下杜茂、陳俊守衛(wèi)廣樂,自己率兵協(xié)助蓋延包圍睢陽。
五月,己酉(二十五日):劉秀從堵陽返回洛陽。
乙卯晦(五月三十日):發(fā)生日食。
六月,壬戌(初七):劉秀下令大赦天下。
(延岑敗走):延岑進攻南陽,攻占了幾座城;建威大將軍耿弇與他在穰城交戰(zhàn),大敗延岑。延岑帶著幾個騎兵逃往東陽,與秦豐會合;秦豐把女兒嫁給他。建義大將軍朱祜率領祭遵等在東陽與延岑交戰(zhàn),擊敗了他;延岑逃回秦豐那里。朱祜于是向南與岑彭等軍會合。延岑的護軍鄧仲況擁兵占據(jù)陰縣,而劉歆、孫龔是他的主要謀士;前侍中扶風人蘇竟寫信勸說他們,鄧仲況與孫龔投降。蘇竟始終不夸耀自己的功勞,隱居樂守圣賢之道,在家中壽終正寢。秦豐在鄧縣抗拒岑彭,秋天,七月,岑彭擊敗了他。岑彭進軍將秦豐包圍在黎丘,另派積弩將軍傅俊率兵攻占長江以東地區(qū),揚州全部平定。
世祖光武皇帝上之下建武四年(戊子年,公元28年)
正月,甲申(二十日):劉秀下令大赦天下。
二月,壬子(十九日):劉秀到達懷縣;壬申(三月初九),返回洛陽。
(延岑入蜀):延岑再次侵犯順陽;劉秀派鄧禹率兵擊敗了他。延岑逃奔漢中。公孫述任命延岑為大司馬,封為汝寧王。
(田戎反復):田戎聽說秦豐被打敗,感到恐懼,準備投降。他的妻兄辛臣畫出彭寵、張步、董憲、公孫述等人占據(jù)的地盤給田戎看,說:“洛陽這塊地方,不過像手掌那么大罷了,我們不如暫且按兵不動,以觀察局勢變化?!碧锶终f:“憑秦王的強大,尚且被征南大將軍(岑彭)圍困,我決心投降了!”于是留下辛臣守衛(wèi)夷陵,自己率兵沿著長江溯沔水而上,到黎丘準備投降。辛臣在田戎走后,盜取田戎的珍寶,抄小路搶先向岑彭投降,并用書信招降田戎說:“你應該及時投降,不要拘泥于我們以前的計議了!”田戎懷疑辛臣出賣自己,燒龜甲占卜投降吉兇,卜兆中裂,于是又反叛,與秦豐聯(lián)合。岑彭擊敗田戎,田戎逃回夷陵。
夏,四月,丁巳(初七):劉秀到達鄴城;己巳(四月十九日),到達臨平,派遣吳漢、陳俊、王梁在臨平擊敗五校軍。鬲縣五大家族聯(lián)合驅逐地方長官,占據(jù)縣城造反;將領們爭著要去攻打。吳漢說:“導致鬲縣人反叛的,是地方長官的罪過。誰敢輕率冒然進兵,斬!”于是發(fā)布文告通告郡府逮捕鬲縣縣令,并派人去縣城道歉。城中的五大家族非常高興,立刻相繼歸降。將領們于是佩服吳漢,說:“不戰(zhàn)而拿下城池,不是一般人能比得上的!”
五月:劉秀到達元氏,辛巳(五月初一),到達盧奴,準備親自征討彭寵。伏湛勸諫說:“現(xiàn)在兗州、豫州、青州、冀州,是中原的中心地帶,而盜賊橫行,尚未完全歸化。漁陽地處邊塞,荒涼凋敝,豈值得先去圖謀!陛下舍棄近處而圖謀遠方,放棄容易而尋求艱難,這實在讓臣感到困惑!”劉秀于是返回洛陽。
(平定張豐):劉秀派遣建義大將軍朱祜、建威大將軍耿弇、征虜將軍祭遵、驍騎將軍劉喜到涿郡討伐張豐。祭遵先到,猛攻張豐,將其生擒。當初,張豐喜好方術,有個道士說張豐會當皇帝,并用五彩口袋包了一塊石頭系在張豐的胳膊上,說:“石頭中有玉璽。”張豐相信了,于是造反。被抓后,將要處斬,他還說:“胳膊上的石頭里有玉璽?!迸赃叺娜擞缅N子打破石頭,里面什么也沒有,張豐才知道被騙了,仰天嘆息說:“我該死,沒什么可怨恨的了!”劉秀下詔命令耿弇進軍攻打彭寵。耿弇因為父親耿況與彭寵同有功勞(都是助劉秀起兵的功臣),而且自己在洛陽沒有兄弟(怕被猜忌),不敢單獨進軍,請求回洛陽。劉秀下詔回復說:“將軍全家為國效力,功勞卓著,有什么嫌疑值得疑慮,而要請求征召回京?”耿況聽說后,另派耿弇的弟弟耿國到洛陽入侍(做人質)。當時祭遵屯駐良鄉(xiāng),劉喜屯駐陽鄉(xiāng),彭寵率領匈奴兵準備進攻他們;耿況派兒子耿舒襲擊匈奴兵,斬殺兩位匈奴王,彭寵于是退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