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到這里,李斯后背驚出一層細汗。他深知嬴政的帝王心術,有些事,點到即止,過猶不及。于是,他做出了一個讓扶蘇都有些意外的決定。
次日議事,當扶蘇再次提出要與吳氏家主會談時,李斯并未像前幾日那樣激烈反對,只是淡淡道:“長公子既執(zhí)意如此,便依公子之策試行。然,請公子務必謹慎,若事有不諧,需早做他圖?!?/p>
說完,他便不再多言,仿佛對此事不再插手,只是冷眼旁觀,默默地處理其他協(xié)調與律法文書工作。
扶蘇或許察覺到了李斯態(tài)度微妙的變化,心中雖有疑惑,但也樂見其成,只當是李斯終于認可了自己的方法,或是迫于父皇詢問的壓力。他并未深究,立刻著手安排與吳氏家主的會面。
會談中,扶蘇溫言勸導,承諾若吳氏配合,將來可在官營貨物采購、甚至未來的地方基礎設施建設中給予其家族一定便利。吳氏家主表面上感激涕零,滿口應承,表示定當約束族人,支持錢莊。
扶蘇見狀,心中大定,以為事情已然解決。隨后幾日,雒陽城表面看似恢復了平靜,錢莊籌備工作也得以繼續(xù)。扶蘇更加確信懷柔政策是正確的。
然而,他低估了豪強的貪婪與狡詐。吳氏家族并未真心屈服,只是暫時蟄伏。他們利用扶蘇給予的“寬松環(huán)境”,暗中加快了資金轉移和資產(chǎn)隱匿的步伐,同時更加隱蔽地威脅控制著本地商戶,阻止他們與錢莊往來。
于是更大的危機,爆發(fā)了。
吳氏家族利用其影響力,勾結了郡府中一名掌管部分文書的小吏,以及錢莊分號一名剛招募不久的、經(jīng)驗不足的吏員。他們偽造了幾筆數(shù)額不小的“飛錢”兌付憑證,并安排人持此憑證前往咸陽總號試圖兌付!若非總號蕭何心細,核對存根時發(fā)現(xiàn)印鑒有細微差異且信息對不上,險些就被其得逞!
消息傳回雒陽,舉城嘩然。雖然偽造行為被識破,未造成實際損失,但“雒陽錢莊憑證可能造假”的謠言瞬間甚囂塵上,不僅動搖了本地人對分號的信心,甚至開始隱隱影響到咸陽總號的信譽!一些在總號辦理過業(yè)務的商戶也開始心生疑慮,前來詢問求證。
事情發(fā)展到這一步,扶蘇愣住了。他沒想到自己的懷柔,竟被對方視為軟弱可欺,換來的不是合作,而是變本加厲的欺詐和幾乎動搖根本的信用危機??粗媲皡R報此事的李斯,嘴唇動了動,卻一時不知該說什么。
李斯此刻面色沉靜,并無絲毫“早知如此”的得意。他只是平靜地陳述了事件經(jīng)過,以及他第一時間采取的補救措施:控制涉案吏員及吳氏相關責任人、徹查偽造鏈條、迅速發(fā)布安民告示澄清謠言、加強分號憑證管理與核驗程序。
“長公子,”李斯語氣平穩(wěn),“事已至此,需即刻面見陛下,稟明一切。此事關乎錢莊國策,臣不敢專斷。”
扶蘇沉默片刻,點了點頭。兩人即刻動身,返回咸陽。
咸陽宮偏殿內,嬴政聽完了李斯條理清晰的匯報,包括了事件始末、當前影響以及他采取的應急與長遠解決之策。扶蘇在一旁補充,聲音低沉,帶著難以掩飾的挫敗感和自責。
李斯最后總結道:“陛下,此事可見,對新政之阻礙,非盡可懷柔化解。若無律法威嚴為后盾,仁善易被曲解為怯懦,反遭反噬。臣以為,對吳氏等首惡,當依律嚴懲,以儆效尤;對分號管理,需進一步加強監(jiān)察與內控,防微杜漸?!?/p>
嬴政沒有立刻表態(tài),而是看向扶蘇:“扶蘇,你如今,是何想法?”
扶蘇抬起頭,眼神復雜,帶著反思:“父皇,兒臣……兒臣之前以為,施以仁政,寬厚待人,必能感化地方,使其歸心。如今看來,是兒臣想得過于簡單了。并非所有人,都值得以仁德相待,也并非所有事,都能靠寬仁解決。兒臣……”
嬴政看著他,并無斥責,而是如同一位引導者,緩緩道:“你需明白,為君者,仁德之心不可無,此乃凝聚民心之基;但律法之威,規(guī)則之嚴,亦不可廢,此乃維持秩序、震懾奸佞之劍?!?/p>
他頓了頓,讓扶蘇消化一下,繼續(xù)教導:“你所主張的‘仁政’,并非有錯。錯在,你將其置于‘規(guī)則’之上,試圖用無原則的寬仁,去感化本就心存惡意、挑戰(zhàn)規(guī)則之人。此非仁政,乃是縱容。真正的‘規(guī)則內的仁政’,當是立法以公,執(zhí)法以嚴,使人知所趨避;同時,體恤民情,減輕不必要的苛責,予民休養(yǎng),賞罰分明。對守法之民,施以仁政,使其安居樂業(yè);對違法之徒,則必以律法嚴懲,維護規(guī)則尊嚴。此次之事,吳氏挑戰(zhàn)的,不僅是錢莊,更是朝廷律法的權威。你若早與李斯協(xié)同,以律法為底線,輔以懷柔之策,或可區(qū)分良莠,有效分化,而非被其表象所欺,險些釀成大禍?!?/p>
扶蘇認真地聽著,父皇的話如同重錘,敲擊在他的心頭。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認識到,“仁”與“法”并非完全對立,而是可以,也應當相輔相成。
無原則的寬仁只會滋養(yǎng)罪惡,而缺乏仁心的嚴法則易失民心。如何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平衡,如何在規(guī)則的框架內施行真正的仁政,是他需要長期學習和領悟的課題。
“兒臣……受教了。”扶蘇深深一揖,聲音雖仍有些沉重,但眼神中多了幾分清明與思索。這次挫敗與父皇的教導,無疑在他心中種下了一顆重新審視“仁”與“法”關系的種子。
嬴政看著兒子似有所悟的樣子,不再多言。有些道理,需要親身經(jīng)歷才能真正領悟。他揮了揮手,讓扶蘇退下。這次風波,對于扶蘇的成長,或許比順利推行十個錢莊分號,更為重要。
而李斯,則在這場帝王的“教學課”中,再次體會到了伴君如伴虎的深意,以及那份必須時刻揣摩的圣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