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張伯,”她喚來老管家,“您在咸陽日久,可知除了官府的物料司,還有哪些可靠的麻料或者其它可用于造紙的原料來源?”
張伯沉吟片刻:“大人,官府的渠道若不行,或可尋些民間大商賈。只是品質和價格,未必能如官制。此外,老奴聽聞,巴蜀之地盛產(chǎn)楮皮,乃是造紙良材,只是路途遙遠,運輸不易。”
民間商人?巴蜀楮皮?顧念一腦中靈光一閃。對啊!何必死盯著官方渠道!洪欒他們能影響物料司,還能把手伸到所有民間商人那里去嗎?至于運輸……不是有剛剛成立的“帝國道路督造司”嗎?
一個繞開官方掣肘、利用新興商業(yè)網(wǎng)絡獲取原料的計劃,在她腦中逐漸成型。
至于課堂上的干擾和守藏室的拖延……顧念一瞇起了眼睛,看來,得給蒙學講堂立立規(guī)矩,也得讓扶蘇殿下這位總負責人,去守藏室“借”幾本書才行了。
【煩死了!這幫老梆菜,一天天正事不干,就知道盯著我搞小動作!他們是不是太閑了?】她忍不住在心里瘋狂吐槽。
就在這時,系統(tǒng)的聲音在她腦海中響起:【宿主,根據(jù)行為學分析,個體在承擔飽和工作量時,確實會顯著減少對非核心事務的干擾行為?!?/p>
顧念一一愣,隨即眼睛猛地亮了起來!
“對??!”她一拍大腿,差點跳起來,“系統(tǒng)你說得對!這些老古板就是手里的事太少了,精力過剩!看來得給他們找點‘正經(jīng)事’干干,讓他們也體驗一下什么叫‘福報’!”
想到這兒,顧念一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,無聲地大笑起來,肩膀一聳一聳,在燭光下拉出抖動的影子。
一個絕妙(或者說,在那些官員看來絕對是缺德)的主意,出現(xiàn)在了她的腦海!
績效考核!kpi!
她怎么就忘了這個現(xiàn)代職場,啊不,是現(xiàn)代高效組織管理的“大殺器”呢?
大秦的官吏體系,雖然有考課制度,比如每年的“上計”,但更多側重于年終匯報和重大過失的追究,對于日常工作的效率、成效,缺乏一個持續(xù)、量化的評估和激勵機制。
很多職位,尤其是某些清貴的閑職,或者像洪欒這種地位高、具體事務相對較少的宗正,可不就是有大把時間用來搞黨內斗爭嘛!
“優(yōu)勝劣汰嘛,很正常!”顧念一摩拳擦掌,眼中閃爍著興奮(在別人看來可能是邪惡)的光芒。
“能力不行、態(tài)度不端、占著茅坑不拉屎的,統(tǒng)統(tǒng)回家種地去!正好給蕭何、陳平、張良(如果屈服了)這些真正的人才騰位置!”
說干就干!她立刻鋪開厚厚的紙,研好墨,挑燈夜戰(zhàn)!
這一夜,顧念一書房的燈火幾乎亮到了天明。她結合自己目前對秦律粗淺的理解,以及現(xiàn)代企業(yè)管理的績效考核理念,開始奮筆疾書。
首先,咱得有個高大上的名頭。她寫下標題:《大秦官吏績效考核條例(試行草案)》。
總則:為了提升大秦官吏辦事效率,明確職責,獎優(yōu)罰劣,保障各項新政順利推行,特制定本條例……嗯,冠冕堂皇,政治正確。
核心原則:
1。
量化考核與定性評價相結合。
不能光看干了多少活,還得看干得怎么樣。比如治粟內史,不能只看收了多少稅糧,還得看糧倉管理是否妥善,損耗是否在合理范圍。
2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