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59年12月17日,清晨。
朔風凜冽,吹不散逐漸凝聚的喜慶氣氛。
呂辰早早起床,對鏡整理儀容。他換上了一身半新的藏藍色中山裝,領(lǐng)口扣得一絲不茍,這是嫂子特意為他改制過的,襯得他身姿愈發(fā)挺拔。
臨行前,陳嬸又拿來一把舊毛刷,仔細替他刷去肩頭并不存在的浮塵,眼中滿是欣慰與驕傲。
“去了好好聽領(lǐng)導講話,這可是大場面!”何雨柱系著圍裙從廚房出來,手里還端著一碗蒸蛋,這是給陳雪茹的早點,陳雪茹臨盆在即,何雨柱越發(fā)照顧得仔細。
“晚上回來給你加菜慶功!”何雨柱說著,一邊把蒸蛋遞給陳雪茹。“雪茹,趁熱吃,涼了腥味重!”
陳雪茹接過,叮囑呂辰:“小辰路上當心,專心開會?!?/p>
小雨水則踮著腳,在呂辰胸前別上一朵小紅花,那是她昨天特意用零花錢去合作社買的:“表哥最棒!”
呂辰一一應下,推上自行車出了小院,匯入上班的人流,朝著虎坊橋方向駛?cè)ァ?/p>
越接近工人文化宮,喜慶的氛圍便越發(fā)濃厚。街道兩旁的電線桿上,已然插上了鮮艷的紅旗,在寒風中獵獵作響。
工人文化宮,此刻更是成為了紅色的海洋。高大的門樓上方,懸掛著巨大的紅色會標:“北京市先進生產(chǎn)者、工作者年度表彰大會”。數(shù)十面紅旗分列大門兩側(cè),迎風招展。
廣場上人頭攢動,來自全市各條戰(zhàn)線的先進代表們,正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。
他們穿著最好最體面的衣服,臉上帶著抑制不住的興奮與光榮。
許多人胸前已經(jīng)別上了大紅花或紅綢條,相互寒暄、握手、介紹,聲音嘈雜卻充滿活力。
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昂揚向上的氣息,驅(qū)散了冬日的嚴寒。
呂辰存好自行車,整理了一下衣襟,隨著人流走向?qū)m門。
他出示了劉副主任送來的紅色通知,經(jīng)過工作人員仔細核對后,才被允許進入。
一進入大廳,溫暖的氣息和更加熱烈的聲浪便撲面而來。
高大寬敞的主廳被布置得莊嚴而喜慶。主席臺上方懸掛著國旗和黨旗,臺前擺放著一排鋪著紅布的長桌,上面放著熱水瓶和搪瓷杯。
臺下是一排排整齊的木質(zhì)長椅,已經(jīng)坐了不少人。
四周墻壁上,懸掛著巨大的標語:“鼓足干勁,力爭上游,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!”“向先進生產(chǎn)者學習!向先進生產(chǎn)者致敬!”“總路線萬歲!大躍進萬歲!人民公社萬歲!”字體蒼勁有力,墨跡飽滿。
屋頂垂下幾盞巨大的燈飾,將整個會場照得亮堂堂的。
工作人員和大會服務人員穿梭忙碌,引導代表入座,分發(fā)會議材料,維持著秩序。
空氣中混合著煙草味、熱水汽、以及一種難以言喻的熱烈氛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