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-留書
離開學(xué)校的前三天,拾穗兒起得格外早。
天剛蒙蒙亮,窗外的梧桐葉還沾著晨露,她就已經(jīng)坐在書桌前,把四年積攢的專業(yè)書、筆記摞成高高的幾堆。
陽光透過窗欞,在書頁上投下細碎的光斑,那些泛黃的紙頁邊緣,密密麻麻的批注里夾著干枯的梧桐葉、銀杏果,還有她在圖書館抄錄的詩句——
每一頁都是她在309宿舍的臺燈下、圖書館的靠窗座位上,一筆一劃攢下的時光。
“要我?guī)兔???/p>
蘇曉揉著眼睛從床上坐起來,看著拾穗兒彎腰整理書堆的背影,聲音還帶著剛睡醒的沙啞。
拾穗兒回頭笑了笑:“不用啦,我自己來就好。這些書想分兩部分,一部分在圖書館送給學(xué)弟學(xué)妹,另一部分……想帶回戈壁,給以后學(xué)校的孩子們看?!?/p>
正說著,宿舍門被輕輕推開,楊桐桐和陳靜提著早餐走進來,手里還多了一個空紙箱。
“猜你要收拾書,特意從樓下宿管阿姨那兒借的?!?/p>
陳靜把紙箱放在地上,蹲下身幫拾穗兒把筆記按科目分類,“這些筆記你都要帶走嗎?寫得這么認真,留在圖書館給學(xué)弟學(xué)妹多好?!?/p>
拾穗兒搖搖頭,指尖撫過一本寫滿教育心理學(xué)筆記的本子,封面上還貼著她大一畫的小太陽:“這些要帶回去。戈壁的孩子可能沒那么多參考書,這些筆記里記的案例,說不定以后上課能用得上。”
她頓了頓,眼里泛起溫柔的光,“不過專業(yè)課本和一些拓展讀物,留在圖書館最合適——我當(dāng)年就是在這兒借了學(xué)姐的舊書,才慢慢跟上學(xué)習(xí)節(jié)奏的,現(xiàn)在該把這份方便傳給他們了?!?/p>
指尖劃過書脊,她忽然想起大一剛申請圖書館勤工儉學(xué)的日子。
那時候她剛從戈壁來到城市,普通話帶著口音,穿著洗得發(fā)白的外套,站在圖書館前臺,連跟劉阿姨說話都帶著怯意。
劉阿姨卻沒在意這些,只是笑著遞給她一副手套:“姑娘,整理書架要搬書,戴著手套不磨手。”
往后的日子里,每天課后她都會準時出現(xiàn)在圖書館,從整理書架、貼書標,到幫讀者找書、登記借閱,一點點熟悉這里的每一個角落。
冬天的圖書館暖氣不太足,她整理完靠窗的書架,手凍得通紅,劉阿姨總會把她拉到前臺,塞給她一杯熱紅糖姜茶;夏天她趕論文熬到閉館,劉阿姨就留著一盞燈等她,桌上擺著涼好的白開水,偶爾還會有一塊自家做的綠豆糕。
“想什么呢?笑得這么甜?!?/p>
楊桐桐把豆?jié){遞到她手里,笑著問。拾穗兒接過豆?jié){,暖意順著指尖蔓延開來:“想起大一在圖書館勤工儉學(xué)的日子,劉阿姨總給我塞吃的,那時候覺得,圖書館就像第二個家。”
當(dāng)天下午,拾穗兒抱著裝滿書的紙箱,和楊桐桐一起往圖書館走。
路過食堂時,她特意繞到窗口,買了兩塊劉阿姨愛吃的豆沙糕——這四年受了阿姨太多照顧,這次道別,她總想做點什么回報。
走到圖書館門口,那扇熟悉的玻璃門敞開著,劉阿姨正彎腰擦拭前臺的桌子,花白的頭發(fā)在午后的陽光里泛著柔和的光。
聽到腳步聲,劉阿姨抬頭看見拾穗兒,手里的抹布一下就停住了:“穗兒?你怎么來了?是不是來拿寄存的書?”
“阿姨,我來跟您道別,還有些書想留在這兒,送給來借書的學(xué)弟學(xué)妹?!?/p>
拾穗兒把豆沙糕遞過去,又指了指身邊的紙箱,“這些都是我四年里常用的專業(yè)書,筆記都寫在旁邊了,他們看著能省點力?!?/p>
劉阿姨接過豆沙糕,眼眶一下就紅了,拉著拾穗兒的手往閱覽室走:“你這孩子,總是這么貼心。正好這會兒下午沒課,好多學(xué)弟學(xué)妹在里面看書、借書,你把書放在閱覽區(qū)的長桌上,他們看到了肯定高興。”
拾穗兒跟著劉阿姨走進閱覽室,熟悉的書香撲面而來。
靠窗的那個座位空著,陽光正落在桌面上,恍惚間,記憶就像翻書一樣,一頁頁在眼前展開——
大二那年,她和陳陽一起參加“全國大學(xué)生教育公益實踐大賽”,為了準備參賽方案,兩人幾乎天天泡在圖書館。
也是在這個靠窗的位置,桌上攤滿了全國各地的教育公益案例,陳陽拿著筆在紙上畫框架,她則埋頭查資料,偶爾抬起頭,就能看見他認真的側(cè)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