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九章刮骨療毒與海外的回響
王適之及其家族被雷霆手段下獄的消息,如同在已近沸騰的油鍋里潑進一瓢冷水,瞬間在長安官場炸開??只湃缤烈甙懵?,尤其是那些與王適之過往甚密、或在反對新政中搖旗吶喊過的官員,人人自危,寢食難安。
李瑾顯然已動了真怒。他親自指派了以鐵面無私著稱的御史中丞和刑部尚書共同主理此案,并調動了直屬皇帝的內侍省暗衛(wèi)參與審訊,要求徹查到底,絕不姑息。
審訊在高度保密下進行,但一些零碎的消息還是不可避免地流傳出來。據(jù)說王適之初時還試圖狡辯,將一切推給“為國庫計”的初衷,但在崔琰送來的密信鐵證以及對其家族賬目、往來的嚴密清查下,防線很快崩潰。
牽扯出的內幕觸目驚心:不僅淮南民變是其黨羽暗中煽動、提供資金,連東南走私集團背后,也有王適之等人入股分紅的影子!他們利用職權,為走私大開方便之門,逃避關稅,牟取的暴利數(shù)額驚人。更令人發(fā)指的是,調查還發(fā)現(xiàn),此前金州礦難涉事礦主,也曾向王適之行賄巨款,以換取對其違規(guī)開采的庇護!
一條由權錢交易、利益輸送編織成的黑色鏈條,清晰地浮現(xiàn)出來。他們反對新政,并非為了什么“祖宗法度”,而是因為新政觸動了他們利用舊有秩序盤剝百姓、攫取利益的根基!甚至不惜勾結地方豪強,煽動民變,散布流言,企圖將推動改革的皇后拉下馬,以便重新掌控朝局。
“蛀蟲!帝國的蛀蟲!”李瑾在御書房看著不斷送來的審訊筆錄,氣得渾身發(fā)抖。他沒想到,自己倚重的臣子,竟腐爛至此!
隨著調查深入,數(shù)名戶部、工部官員以及個別地方大員被陸續(xù)牽扯出來,革職查辦。長安城內,不時有府邸被禁軍包圍,昔日的高官顯貴淪為階下之囚。一場前所未有的廉政風暴,席卷了整個官僚體系。
*******
朝堂上的劇烈震蕩,暫時掩蓋了海外傳來的一個微妙信息。
就在“守望者”撤離約半月后,一艘來自鷹棲島的補給船,在靠近新島望唐堡時,于岸邊那片被“守望者”遺棄的營地附近,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塊半埋在沙土中的、巴掌大小的金屬片。
這金屬片質地奇特,非金非鐵,入手冰涼,表面光滑如鏡,邊緣有著極其規(guī)整的切割痕跡。最奇特的是,在特定角度的光線下,金屬片表面會浮現(xiàn)出一些極其細微、如同電路板紋路般的銀色線條,但觸摸上去卻依舊光滑平整。
船員將其當做稀罕物,帶回交給了望唐堡的格物院博士。
博士們起初并未太過重視,只以為是“守望者”遺落的某種零件。但一位專精于材料學的年輕博士在反復研究后,偶然發(fā)現(xiàn),當他將那金屬片靠近觀星臺方向時(盡管觀星臺已被封鎖),金屬片上的那些銀色紋路,竟會發(fā)出極其微弱、幾乎難以察覺的淡藍色熒光!而一旦遠離觀星臺,熒光便迅速消失。
這一發(fā)現(xiàn)立刻引起了高度重視!
老博士們齊聚一堂,對著這塊小小的金屬片,展開了激烈的討論。
“此物……莫非是那些‘守望者’留下的……監(jiān)視之器?”有人驚恐地猜測。
“不像。若是監(jiān)視,何必留下?又為何對觀星臺有反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