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非嬴天衡預(yù)言未來戰(zhàn)事連綿,他本欲急流勇退。
但既有武安君在前,又有征伐諸天的宏圖,何懼功高?退隱?簡直笑話!
待王翦退下,嬴政目光轉(zhuǎn)向王賁:"晉王賁為徹侯,封武通侯!"
王賁喜形于色,高聲拜謝:"末將謝主隆恩!"
隨后蒙驁、蒙恬等將領(lǐng)也相繼獲封侯爵。
嬴政對王氏與蒙氏一視同仁。
"李斯。
"嬴政再次開口。
文官隊列中立刻有人應(yīng)聲而出:"臣在!"
朝堂之上,秦王政肅然宣詔:"廷尉李斯執(zhí)掌秦律多年,克勤克慎,功不可沒。
即日起擢升為御史大夫,監(jiān)察百官,輔佐寡人治理天下。
"
李斯耳聞此言,胸中波瀾驟起。
多年夙愿終得償——自入仕以來,他所求者,正是這權(quán)傾朝野之位。
若非韓非橫空出世,此刻相位本應(yīng)非他莫屬。
如今右相馮去疾、左相韓非并立朝堂,他只能位列三公。
然李斯心知,當(dāng)年刺殺韓非未遂,本該萬死,幸得韓非寬宥,秦王亦未深究。
能獲此高位,已是意外之喜。
強抑澎湃心潮,李斯伏地頓首:"臣敢不竭股肱之力,效犬馬之勞!"
嬴政略一頷首:"望卿勤勉王事,勿負寡人。
"待李斯退至韓非身后,封賞仍在繼續(xù)。
雖余者皆為陪襯,但加官進爵終是喜事,滿朝稱頌之聲不絕。
唯嬴天衡百無聊賴——今日不僅作陪,更被父王所"劫"。
禮畢,嬴政垂詢?nèi)撼肌?/p>
一位老臣出列奏道:"今四海歸一,大王當(dāng)繼周室,稱天子以正位!"百官聞言,齊聲附和。
嬴政卻神色微沉:"寡人不愿為天子。
"此言令群臣愕然。
以秦王吞并六國之志,何以拒承至尊之位?
左相韓非適時進言:"大王止兵戈之禍,開萬世太平,功業(yè)遠超商周圣王。
依臣之見···"
“臣以為,‘天子’之稱已無法匹配君上威儀,應(yīng)該另立尊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