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臣以為,‘天子’之稱已無法匹配君上威儀,應(yīng)該另立尊號(hào)。
”
白起緊接著附和:“相國所言極是。
君上平定六國,功勛遠(yuǎn)超三皇五帝,豈能與周天子同列?”
這番話讓眾臣恍然大悟——原來大王并非不愿更替尊號(hào),而是覺得“天子”二字尚不足以彰顯其威勢,需一個(gè)更顯赫的身份。
既已明白嬴政心意,眾人自然要順?biāo)浦邸?/p>
又一名臣子出列,恭敬道:“相國與武安君所言甚是。
君上之德業(yè),夏商周歷代君王皆無法比肩。
”
“臣建議,君上可效仿上古圣賢,以‘皇’或‘帝’為號(hào)!”
此言一出,群臣紛紛贊同:“確實(shí)如此,理應(yīng)這般。
”
上古之時(shí),以三皇五帝最為尊貴。
自夏朝建立后,再無人享有此等尊號(hào),故而大禹、商湯等皆止步于“王”位。
如今嬴政已不滿足于“天子”或“王”之稱,眾臣便順勢提出了更尊崇的提議。
嬴政神色依舊平靜,淡然問道:“諸位愛卿可有具體建議?”
群臣爭相獻(xiàn)策,意圖在大王面前表現(xiàn)。
一名儒家大臣道:“古有天皇、地皇、泰皇,其中泰皇最為尊貴。
臣以為,君上可稱‘泰皇’。
”
另一人立即道:“臣認(rèn)為‘天皇’更為妥當(dāng)!”
“天皇?”
嬴政眉頭微蹙。
雖“天皇”一詞源自炎黃,但聯(lián)想到后世某蕞爾小國,他便心生不悅。
不過,關(guān)于稱號(hào)一事,他與幾位重臣早有定論。
今日不過走個(gè)過場罷了。
此時(shí),丞相韓非再度開口:“泰皇與天皇雖尊貴,卻皆為上古先賢之號(hào),與今世不符。
”
“君上乃大秦之主,依臣之見,當(dāng)稱‘天衡’!”
嬴政眸光微閃,卻未當(dāng)即應(yīng)允,只是繼續(xù)問道:“諸位還有何見解?”
群臣竊竊私語,面露遲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