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高氣爽,金桂飄香。
靈隱寺的香火一如既往地鼎盛,鐘聲悠揚,梵音繚繞。濟公和尚卻沒在寺里安分待著,此刻他正蹲在杭州城最熱鬧的清河坊街口,面前擺著一個豁了口的破碗,碗里稀稀拉拉放著幾個銅板。他一邊用手指敲著碗沿,發(fā)出“叮叮當當”的聲響,一邊搖頭晃腦地唱著自編的小調(diào):
“哎~走過路過,不要錯過!
我濟公和尚會算卦,
一算姻緣,二算財運,
三算你今天能不能撿到錢!
不準不要錢,準了隨意給!
給得多,福氣多,
給得少,也別跑!
哈哈哈……”
他那身標志性的破僧衣、爛草鞋,配上這副瘋瘋癲癲的模樣,引得過往行人紛紛側(cè)目。大多只是笑著搖搖頭走開,偶爾有幾個覺得新奇或者心懷善意的,會丟下一兩枚銅板。濟公也不在意,依舊自得其樂地唱著,時不時還拿起碗里的銅板,對著太陽照照,仿佛在鑒別真假。
這時,一陣震天響的鑼鼓聲從街的另一頭傳來,伴隨著鞭炮聲和人群的歡呼,熱鬧非凡。街上的行人紛紛朝著兩邊退去,自動讓出一條寬敞的通道。只見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地走了過來,為首的是兩面鮮艷的“狀元”旗,迎風(fēng)招展。旗后,是一個身穿大紅狀元袍、頭戴狀元帽的年輕公子,騎著一匹神駿的高頭大馬,面容英俊,氣質(zhì)儒雅,眉宇間透著一股掩飾不住的意氣風(fēng)發(fā)和少年得志。正是幾個月前在李家村和濟公一起查案的包拯。
原來,包拯在秋闈鄉(xiāng)試中一舉奪魁,高中解元。隨后他馬不停蹄地趕赴京城參加會試,又以優(yōu)異的成績脫穎而出,最終在殿試中,憑借著獨到的見解和沉穩(wěn)的氣度,深得皇帝賞識,被欽點為新科狀元。今日,正是他衣錦還鄉(xiāng),榮歸故里,途經(jīng)杭州府城。
百姓們見到狀元公,都興奮不已,紛紛圍上前,鼓掌歡呼,對著包拯指指點點,眼中滿是羨慕和崇敬。
“快看!是新科狀元郎!真是年輕有為??!”
“聽說這位包狀元不僅才華橫溢,還為人正直,在老家就斷過不少疑難案子呢!”
“我們杭州府能出這么一位狀元,真是太有福氣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