靈隱寺的暮春總帶著三分暖意,檐下的燕子剛孵出雛鳥,山門外就飄來了陣陣絲線香——那是錢塘鎮(zhèn)“錦繡閣”的繡娘們,每月都會來寺里進(jìn)香,祈求繡活順?biāo)???蛇@月的進(jìn)香隊伍里,卻少了最手巧的繡娘林巧娘,取而代之的,是她丈夫周通慌慌張張的身影。
“大師!求您救救巧娘!”周通剛到山門外就跪倒在地,懷里抱著一方染血的青絹繡帕,布料上繡著的并蒂蓮被血漬暈開,看著觸目驚心。濟公正蹲在臺階上給雛鳥喂小米,聞言抬起頭,扇了扇破蒲扇:“別急,先說說,巧娘怎么了?”
周通抹了把眼淚,聲音發(fā)顫:“昨天傍晚,巧娘說要去閣里拿新絲線,可到了半夜都沒回來。今早我去閣里找,就看到這方繡帕掉在后院的井邊,井里的水都染紅了,巧娘她……她怕是出事了!”
濟公接過繡帕,指尖撫過針腳——這并蒂蓮的繡法是林巧娘的獨門手藝,針腳細(xì)密,花瓣上還繡著幾縷金線,可染血的地方卻有些奇怪:血漬只在表面暈開,沒有滲進(jìn)布料的纖維里,倒像是后來潑上去的?!澳阆绕饋恚瑤ж毶ュ\繡閣看看?!?/p>
一行人剛到錦繡閣,就見閣門緊閉,幾個繡娘正圍著井邊抹眼淚。后院的井旁,還留著幾滴暗紅色的血跡,井繩上纏著一縷青色絲線,和周通手里的繡帕材質(zhì)一模一樣。“昨晚我和巧娘一起走的,她走之前還說要給周大哥繡個荷包,怎么就……”一個年輕繡娘哭著說道。
濟公趴在井邊往下看,井水清澈,能看到井底的鵝卵石,卻沒有半點人影。他又繞著井臺轉(zhuǎn)了一圈,突然停在一棵桃樹下——樹根處的泥土有被翻動過的痕跡,還沾著一點青絹的線頭?!氨匕?,去拿把鋤頭來?!睗f道。
必安剛把鋤頭拿來,周通就急著要挖:“巧娘肯定在下面!”可剛挖了兩尺深,就露出一個木盒,打開一看,里面裝著一套青色的襦裙,正是林巧娘昨天穿的衣服,裙擺上還沾著點桃瓣,沒有半點血跡。
“這不對啊?!北厍鍝狭藫项^,“要是巧娘出事了,衣服怎么會在這里?”濟公卻笑了笑,拿著襦裙湊到鼻尖聞了聞:“衣服上有胭脂味,是城西‘香雪坊’的胭脂,而且這裙擺上的桃瓣,是剛摘下來的——巧娘說不定還活著?!?/p>
周通一愣,隨即激動地抓住濟公的手:“大師,您說的是真的?那巧娘在哪?”濟公指了指繡帕上的并蒂蓮:“你看這并蒂蓮,少了一朵蓮蓬。巧娘繡活最講究完整,絕不會漏繡,除非是故意留下的線索。城西的蓮花池邊,有個繡坊叫‘蓮心閣’,去那看看?!?/p>
眾人立刻往城西趕。蓮心閣的門虛掩著,里面?zhèn)鱽斫z線穿梭的聲音。推開門一看,一個穿著青色襦裙的女子正坐在窗邊繡花,正是林巧娘!她看到周通,先是一驚,隨即眼淚就掉了下來:“夫君,你怎么來了?”
周通沖過去抱住她,又氣又急:“你這是干什么?為什么躲在這里?我還以為你出事了!”林巧娘擦了擦眼淚,才說出實情——原來,錦繡閣的掌柜劉三娘一直嫉妒她的手藝,前幾天偷偷拿了她的繡品去賣,還誣陷她偷了閣里的金線。林巧娘氣不過,想找劉三娘理論,卻被她威脅說要把周通趕出鎮(zhèn)。她沒辦法,只能假裝失蹤,想等劉三娘放松警惕,再找機會澄清。
“那井邊的血跡和繡帕是怎么回事?”濟公問道。林巧娘低下頭,小聲說道:“血跡是我用雞血弄的,繡帕是故意掉在井邊,想讓劉三娘以為我真的出事了,不再找我們麻煩。衣服是我埋在桃樹下的,怕被人認(rèn)出來?!?/p>
話音剛落,門外突然傳來一陣腳步聲,劉三娘帶著兩個家丁闖了進(jìn)來,手里還拿著一把剪刀:“林巧娘!你竟敢裝死騙我!今天我非要毀了你的手,讓你再也繡不了花!”
濟公上前一步,用蒲扇擋住剪刀:“劉三娘,你偷了巧娘的繡品,還誣陷她,現(xiàn)在又想傷人,就不怕官府治你的罪?”劉三娘臉色發(fā)白,卻還嘴硬:“我沒有!是她自己技不如人,還想賴我!”
“是嗎?”濟公從懷里摸出一塊繡品,上面繡著和林巧娘一模一樣的并蒂蓮,“這是從你鋪子里搜出來的,針腳雖然像,可花瓣上的金線比巧娘的少了三縷——你根本學(xué)不會她的獨門繡法,還敢說不是偷的?”
劉三娘看著繡品,雙腿一軟,癱坐在地上。原來,她一直想把錦繡閣的生意搶過來,就偷偷模仿林巧娘的繡法,還拿了她的繡品去賣給富商,沒想到被林巧娘發(fā)現(xiàn),只能用周通威脅她?,F(xiàn)在被濟公戳穿,再也無話可說。
周通氣得渾身發(fā)抖,要把劉三娘送官。林巧娘卻拉住他,嘆了口氣:“算了,她也是一時糊涂,要是送官,錦繡閣的繡娘們就沒活路了?!眲⑷锫犃耍蹨I掉了下來,對著林巧娘連連磕頭:“巧娘,是我對不起你,我以后再也不敢了,我把賣繡品的錢都還給你,還把錦繡閣的掌柜讓給你!”
濟公笑了笑,扇了扇蒲扇:“知錯能改就好。做生意要講良心,靠偷靠搶是走不長遠(yuǎn)的。巧娘,你愿意再給她一次機會嗎?”林巧娘點了點頭:“只要她以后好好做生意,不再害人,我就原諒她。”
事情解決后,劉三娘果然把錢還給了林巧娘,還請她當(dāng)了錦繡閣的二掌柜,一起教繡娘們手藝。錦繡閣的生意越來越好,繡娘們也都開開心心的,再也沒有過矛盾。
周通拉著林巧娘,對著濟公深深一拜:“大師,謝謝您幫我們澄清冤屈,還化解了矛盾。要是沒有您,我們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?!睗珨[了擺手,笑道:“不用謝我,要謝就謝巧娘的聰明,還有你們夫妻倆的信任。這世間的事,只要肯用心,再大的誤會也能解開;只要心懷善意,再深的矛盾也能化解?!?/p>
夕陽西下,濟公帶著必清和必安往靈隱寺走。路上,必清還在念叨著今天的事:“師父,您怎么知道繡帕上的蓮蓬是線索啊?”濟公摸了摸他的頭:“巧娘是個心思細(xì)膩的人,她知道我們會注意到繡活的細(xì)節(jié),所以才故意漏繡蓮蓬。這世間的線索,往往就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,只要用心觀察,就能找到真相?!?/p>
回到靈隱寺時,檐下的雛鳥已經(jīng)睡著了,燕子媽媽正守在巢邊。濟公站在臺階上,看著天上的晚霞,搖著蒲扇,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他知道,這世間的善良與智慧,就像這雛鳥一樣,只要有人守護(hù),就一定能慢慢長大,開出最美的花。而他,愿意一直做那個守護(hù)的人,用一把破蒲扇,扇走世間的誤會與矛盾,也扇出人心底的溫暖與善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