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傷寒十三天,病仍不解除,出現(xiàn)胸脅脹滿且嘔吐,傍晚時分發(fā)潮熱,隨后又出現(xiàn)輕微腹瀉。這本是柴胡湯的適應證,正常攻下后不應該腹瀉,現(xiàn)在反而腹瀉,可知是醫(yī)生用丸藥攻下,這不是正確的治法。出現(xiàn)潮熱,說明是實證,應該先給予小柴胡湯以解除表邪,然后用柴胡加芒硝湯治療。
【注釋】一般來說,傷寒過了傳變周期病仍不解,熱邪轉歸到胃腑的情況較多,都應該攻下?,F(xiàn)在傷寒十三天病不解除,已過傳變周期,出現(xiàn)胸脅脹滿且嘔吐,傍晚時分發(fā)潮熱,隨后又輕微腹瀉,這本是大柴胡湯的適應證。正常攻下后大便不應泄瀉,現(xiàn)在反而泄瀉,詢問得知是醫(yī)生用丸藥迅速攻下,這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迅速攻下,雖然水液被瀉去,但燥結的部分仍然存在,擔心醫(yī)生會認為瀉下后的腹瀉是虛證,所以又指出:出現(xiàn)潮熱,說明是實證,是可以再次攻下的。但是胸脅的邪氣還沒有解除,所以應該先給予小柴胡湯,以解除少陽經的表邪,再用小柴胡湯加芒硝,來攻下少陽經的里實。不用大黃而加芒硝,是因為里實的情況并不急迫,而且已經經過迅速攻下,只是想要軟堅潤燥而已!這又是攻下中兼有調和的意思。
【集注】《內臺方》議說:出現(xiàn)潮熱,說明是實證,為什么不用大柴胡湯、大小承氣湯攻下,卻用芒硝呢?因為潮熱雖然屬實,但已經先用丸藥,損傷了臟腑,如果再用大黃攻下,那么脾氣就會受傷而形成壞證,所以只用芒硝潤燥來通利大便。
方有執(zhí)說:十三天,是過了傳變周期。病不解除,是形成了壞癥,這是因為醫(yī)生治療不當。從“以上”到“非其治也”,是推究壞證形成是由于醫(yī)生的失誤。從“以下”到末尾,是補救失誤的治法。
柴胡加芒硝湯方
在小柴胡湯的配方中,加入芒硝六兩,其余的按照前面的煎服方法服用,如果病不解除就再服。
傷寒十三天,病仍不解除且已過了傳變周期,出現(xiàn)譫語癥狀,這是因為體內有熱,應當用湯劑攻下里熱。如果小便通暢,大便就應當硬結,然而現(xiàn)在反而出現(xiàn)腹瀉,脈象平和協(xié)調,可知是醫(yī)生用丸藥攻下導致的,這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。如果是自行腹瀉,脈象應當微弱且手足厥冷,現(xiàn)在脈象反而平和,這表明是體內有實熱,應當用調胃承氣湯治療。
【注釋】這一條承接上一條,相互闡發(fā)其義,以詳細說明治法。傷寒十三天病不解除且過了傳變周期,出現(xiàn)譫語,是因為體內有熱,應當用湯藥攻下里熱。但是上一條提到的潮熱之熱,熱在表里,大便應當不硬結;而這一條譫語之熱,熱已歸聚到胃腑,按照常理大便應當硬結。如果小便通暢,大便本應硬結,現(xiàn)在大便不硬結反而腹瀉,脈象平和協(xié)調,就知道是醫(yī)生用丸藥攻下導致的腹瀉,這不是正確的治法。如果不是經過丸藥攻下,而是自行腹瀉,那么就是里氣虛弱,里虛導致的腹瀉,脈象應當微弱且手足厥冷,現(xiàn)在脈象反而平和而不微弱厥冷,這表明是體內有實熱,并非里虛有寒,雖然有腹瀉,也是熱利。仍然應當攻下里熱,所以用調胃承氣湯治療。
傷寒三天,三陽經的邪氣已傳變完畢,三陰經應當受到邪氣侵襲,然而患者反而能夠進食并且不嘔吐,這表明三陰經沒有受到邪氣侵襲。
【注釋】傷寒之邪,第一天太陽經受邪,第二天陽明經受邪,第三天少陽經受邪,第四天太陰經受邪,第五天少陰經受邪,第六天厥陰經受邪,這是傳經的一般次序?,F(xiàn)在傷寒三天,三陽經的表邪傳變完畢,三陰經應當受邪,患者此時應當不能進食而且嘔吐,現(xiàn)在反而能夠進食并且不嘔吐,這說明里氣調和,三陰經沒有受到邪氣侵襲。然而這只是《內經》根據大概情況而言,終究不能完全以日數來拘泥。
【集注】成無己說:表邪傳里,里氣不和就會不能進食而且嘔吐,現(xiàn)在反而能夠進食并且不嘔吐,這表明邪氣沒有傳入陰經,只是在陽經。
方有執(zhí)說:陽指表而言,陰指里而言,能夠進食且不嘔吐,表明里氣調和且胃氣恢復,由此可知陰經沒有受到邪氣侵襲。
汪琥說:邪氣在少陽經,原本會嘔吐不能進食,現(xiàn)在反而能夠進食并且不嘔吐,可以證明里氣調和,而且少陽經的邪氣自行解除。里氣既然調和且少陽經的邪氣解除,那么邪氣不傳至三陰經,是可以肯定的,所以說三陰經沒有受到邪氣侵襲。
傷寒六七天,體表沒有明顯大熱,而患者出現(xiàn)躁煩的癥狀,這是因為陽邪離開表部傳入里部,進入三陰經的緣故。
【注釋】傷寒六七天,正是邪氣將要傳入里部的時候。體表沒有明顯大熱,說明表熱輕微。躁煩,表明里熱亢盛。這就是陽邪離開表部傳入里部,即陽邪從表傳入三陰經。
【集注】成無己說:內熱稱為煩,指心中郁悶煩躁;外熱稱為躁,指身體外部發(fā)熱躁動。內熱是有根之火,所以只是煩而不躁,或者先煩后躁的,都可以治療;外熱是無根之火,所以只是躁而不煩,以及先躁后煩的,都難以治療。
方有執(zhí)說:“去”,是前往的意思。指表邪離開表部進入里部,所以體表沒有其他熱象,而體內則煩躁。
婦人患中風,出現(xiàn)發(fā)熱惡寒的癥狀,恰逢月經來臨,得病七八天后,熱退且脈象遲緩、身體涼爽,但出現(xiàn)胸脅下脹滿,如同結胸的癥狀,并且有譫語,這是熱邪侵入血室,應當針刺期門穴,根據其血分的實熱情況進行瀉法。
【注釋】婦人患中風,發(fā)熱惡寒,這是表證。如果月經不來,熱邪必然沒有途徑傳入血室,現(xiàn)在恰逢月經來臨,得病七八天后,脈象遲緩、熱退、身體涼爽,似乎表證將要解除。如果又出現(xiàn)胸脅下脹滿,如同結胸的癥狀,以及譫語,就知道不是表邪解除傳入里部,而是表邪之熱,趁著月經來臨,乘虛侵入血室。治療方法應當針刺期門穴。期門是肝經的穴位,肝是藏血的地方,現(xiàn)在邪氣侵入血室,所以針刺期門穴,根據血分實熱的情況進行瀉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