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閱頭疼,一手擰著眉心,一手的手指一下一下輕輕扣著桌面,緩緩說道:“那我就選,學士府宋家嫡女!”
說完,拿起那本《論語》注解,前往西望村顧家。
此時的顧家小院里,顧知蘭正在帶著顧丕熙拆解優(yōu)秀文章。
顧知蘭自五歲便被大儒陽明先生收為入室弟子,陽明先生收徒的標準沒人知道,天資比顧知蘭高的,家世背景強的,他都沒收。
陽明先生曾在禮部為官,因此整理了歷屆狀元文章,類似于現(xiàn)在的滿分作文集。
現(xiàn)在顧知蘭憑借記憶默寫下來,裝訂成冊,手把手教顧丕熙如何拆解優(yōu)質文章。
顧丕熙已經掌握了做八股文的技巧,但若要做的更好,就必須大量閱讀并拆解好文章。
這邊顧丕熙正認真拆解文章,另一邊顧凡搖頭晃腦背書:“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,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,人不知而不慍,不亦君子乎……”
他滔滔不絕,竟一口氣把“學而篇”全部背了下來。
顧知蘭有些驚訝,又從《孟子》和《中庸》中隨意選了幾句,顧凡皆能倒背如流。問起釋義,小小少年引經據典,滔滔不絕。
顧知蘭震驚了,她一心教哥哥,顧凡只在一邊旁聽,竟然都會了!
顧凡嘿嘿一笑,抓了抓耳朵:“小時候我陪哥哥背書,我在一邊都背會了,哥哥還不會呢。姐姐的注解講得如此清楚,看一遍就理解了,記憶就更深刻了。”
顧知蘭驚喜地抓住他軟乎乎的小手,天啊,顧凡才九歲,這是個小天才啊。
她內心狂喜,就像前世碰到天資很高的學生一般,高興地對著阿娘說道:“阿娘,讓凡哥兒也跟我一塊學吧,一塊去考試!”
祁氏正給孩子們包餃子,聞言笑著走出來,在圍裙上擦了擦手:“好,反正現(xiàn)在有錢了?!?/p>
顧凡小少年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,高興地跳起來:“真的嗎,姐姐,我也能去?”
“當然?!鳖欀m捏了捏弟弟的小臉,她太喜歡著軟乎乎的手感了。
趙氏這會兒正好過來,聽了這話差點沒背過氣去。
一個顧丕熙還不夠,顧凡一個小屁孩還要去科考?
她一腳踹開顧家的木門,陰陽怪氣叫他們去祠堂,眼神中難掩得意之色,想來是將族中長老都打點好了。
祁氏正在調餡料,一聽去祠堂不由得手一抖。
顧知蘭倒是神色如常,拎起裙子邁出家門。
祠堂內間是祭祀祖先之地,不允許女子進入,因此大家齊聚外間。
族長坐于正中,是一位須發(fā)皆白的老者,看上去似乎有六七十歲了,其他幾位族老大概四五十歲的樣子。
大伯一家坐于左側,淡定地喝茶,似乎胸有成竹。
族長見人都到齊了,便清了清嗓子,對著祁氏說道:“祁氏,咱們西望村每一家都是舉全家之力,供養(yǎng)一位讀書人,此次清河有機會進江氏族學,機會實在難得?!?/p>
“上次縣試清河的名次已經很接近了,如果能入江氏族學深造,必能考中,日后光耀門楣,對全族來說都是一樁好事?!?/p>
“你們既得了二十兩銀子,又本是一家人,自該拿出來讓清河讀書的?!?/p>
眾位族老紛紛點頭,認為族長說的很有道理,既然是一個家族,大家就應該團結一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