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晨霧含香,芡實山藥藏暖意
冬霧未散,山塢的石板路還沾著露水,院外的老槐樹落盡了葉子,枝椏間掛著個小小的竹籃——是貨郎錢小五昨晚留下的,籃里躺著半袋麥芽糖,壓著張紙條:“晚星姑娘,換塊能暖肚子的點心,跑夜路不冷?!?/p>
陳晚星揭開門簾時,謝景淵正蹲在灶房門口,手里捧著個粗瓷盆,里面是周桂蘭一早送來的新鮮山藥。山藥帶著泥土的濕氣,表皮糙白,削開后內(nèi)里是瑩潤的乳白,斷面滲出細細的黏液,湊近聞,是淡淡的土腥氣混著清甜。“剛蒸了十分鐘,筷子能扎透,正好去皮搗泥?!敝x景淵抬頭,額角沾了點灶灰,“陳禾今早送來的芡實泡好了,在竹篩里晾著,顆顆都圓?!?/p>
晚星走到竹篩邊,抓起一把干芡實——是陳禾昨日特意挑選的,顆粒飽滿,殼已剝?nèi)ィ冻雒装咨墓?,泡在溫水里兩小時,脹得圓潤,捏起來微微彈牙。旁邊的陶碗里,是孫仲山托人捎來的金絲小棗,暗紅色的棗皮皺巴巴的,卻透著濃郁的甜香,“孫先生說,冬日吃棗能補氣,配山藥、芡實,既暖腹又養(yǎng)人,適合錢小五這樣跑夜路的,也能給周嬤當早食。”
正說著,院外傳來“叮鈴鈴”的銅鈴聲,伴著扁擔的晃動聲——是貨郎錢小五。他穿著件洗得發(fā)白的藍布棉襖,肩上挑著擔子,一頭是裝滿針頭線腦的木盒,另一頭是個小炭爐,爐上溫著個錫壺。“晚星姑娘,謝小哥!”他放下?lián)?,從懷里掏出個油紙包,里面是兩塊芝麻糖,“昨日換的百合糕吃完,夜里睡得香,今個來換點暖肚子的,跑山路不凍胃?!?/p>
晚星剛將山藥從蒸鍋取出,聞言笑著點頭:“正好要做芡實山藥棗泥糕,暖腹又頂餓,你留下嘗嘗?!痹捯粑绰?,院外又傳來腳步聲,是林墨的小徒弟阿硯,手里捧著卷畫紙,“晚星姐姐,師父讓我送畫來,還說……能不能討塊點心?昨日師父吃了百合糕,今日畫興足,卻總覺得胃里空落落的。”
謝景淵將山藥去皮,放進石臼里搗泥,笑道:“巧了,這糕既能當點心,也能當主食,阿硯也留下,等做好了帶兩塊回去給林墨?!蓖硇莿t拿起金絲小棗,剪去棗核,放進小鍋里,加少許清水,小火慢煮——水開后棗肉漸漸變軟,湯汁收濃,關(guān)火后用勺子壓成泥,甜香瞬間漫滿灶房。
二、芡實山藥棗泥糕·暖腹養(yǎng)人款
-適配場景:貨郎暖腹、老人早食、畫匠填肚,常溫可存12天,冷藏可存25天,口感綿密扎實,山藥的軟糯、芡實的彈牙與棗泥的甜香交織,麥芽糖的焦香中和甜膩,既適合奔波途中抗餓,也能作為冬日早食暖胃,不寒不燥,養(yǎng)脾胃又頂餓,冬日趕路、伏案勞作最宜。
-基礎(chǔ)原料:
-主料:新鮮山藥200g(選面山藥,蒸熟后粉糯,去皮后凈重)、干芡實50g(提前用溫水泡2小時,煮15分鐘至半透明,撈出瀝干)、金絲小棗80g(選無核的,若有核需提前剪去,煮軟后搗成泥)、中筋面粉100g(增加糕體韌性,不易散)、糯米粉120g(提升軟糯口感,比列略高于面粉,更貼合暖腹需求)、錢小五送的麥芽糖30g(剪成小塊,用溫水化開,增加焦香與黏性)
-輔料:紅糖15g(砸碎成末,比白糖更暖,適配冬日)、鹽0。3g(平衡甜味,突出食材本味)、清水40ml(調(diào)節(jié)面團濕度,視山藥泥干濕增減)、食用油10ml(刷模具防粘)、方形祥云紋模具6個(邊長7cm,寓意“祥云暖腹”,增加傳統(tǒng)感)、蒸鍋1個、石臼(搗山藥泥,保留顆粒感)、細紗布(過濾棗泥,去除棗皮)
-關(guān)鍵步驟:
1。處理核心食材:
-新鮮山藥洗凈,帶皮冷水上鍋,中火蒸15分鐘(用筷子能輕松扎透即可,避免蒸過頭變爛,不易成型),取出后趁熱剝?nèi)ネ馄ぃ湃胧手?,?0ml清水,搗成細膩帶少許顆粒的山藥泥(保留顆粒感,增加口感層次,避免完全成糊)。
-干芡實泡軟后,冷水下鍋,大火燒開后轉(zhuǎn)小火煮15分鐘,至芡實半透明、咬開無硬芯,撈出瀝干水分(煮好的芡實需控干,避免多余水分導(dǎo)致面團過濕);金絲小棗洗凈,剪去棗核,放入小鍋,加20ml清水,小火煮8分鐘至棗肉軟爛,關(guān)火后用細紗布過濾,擠出棗泥(去除棗皮,確保口感細膩,過濾后的棗泥約50g)。
-麥芽糖放入小碗,加10ml溫水,隔熱水融化(水溫60c左右,避免高溫破壞風味),與紅糖末混合,攪拌至紅糖完全融化(麥芽糖黏性大,提前化開方便與面粉混合)。
2。調(diào)制面團:
-中筋面粉、糯米粉放入大碗中,加入融化的麥芽糖紅糖液、鹽,用筷子攪拌均勻(提前拌勻,避免蒸制后出現(xiàn)糖塊、粉塊)。
-分3次加入山藥泥,邊加邊用手揉面,每次揉至山藥泥與面粉完全融合后再加下一次(山藥泥含水量不同,需根據(jù)實際情況調(diào)整用量,避免面團過?。?。
-放入煮好的芡實,輕輕揉勻(芡實易碎,揉面時力度要輕,確保芡實顆粒完整,咬到時有彈牙感),最后視面團干濕,加少量清水(每次5ml),揉至面團光滑不粘手、硬度類似耳垂(太軟易粘模具,太硬口感干硬),蓋上濕布醒發(fā)50分鐘(讓面粉充分吸收山藥泥與麥芽糖的水分,口感更松軟,食材香味融合更均勻)。
3。塑形與預(yù)處理:
-方形祥云紋模具內(nèi)壁均勻刷一層食用油(薄而均勻,防粘同時讓花紋更清晰),將醒發(fā)好的面團分成6等份(每份約130g,比上次的糕體略重,更頂餓),用手掌揉成光滑的圓團,靜置5分鐘(讓面團松弛,避免塑形時開裂)。
-取一個面團,用手掌壓成直徑10cm的圓餅,中間放入10g棗泥(棗泥提前揉成小球,避免涂抹時沾手),像包包子一樣將棗泥包入面團,捏緊收口,收口朝下放入模具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