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晨霧尋味,一筐鮮蝦的食客托付
周四的晨霧剛漫過“星語花坊”的窗臺,門簾就被輕輕掀開。熟客陳叔拎著個竹編小筐走進來,筐里裝著鮮活的基圍蝦,蝦殼泛著青亮的光澤,還帶著海水的咸鮮——他是廣州人,退休后隨女兒定居這座城市,最念早茶里那籠蝦餃皇。
“這是我托人從廣州空運來的基圍蝦,剛上岸的,”陳叔把竹筐放在桌上,小心翼翼地掀開蓋布,鮮蝦在筐里輕輕跳動,“以前在廣州,早茶鋪的蝦餃皇要現(xiàn)點現(xiàn)蒸,皮薄得像水晶,咬開全是大蝦仁,配著普洱吃,鮮得讓人忘不了?!彼麖目诖锾统鰪埣垪l,上面寫著老茶鋪的秘方,“你們要是能做出‘皮薄餡足、鮮爽彈牙’的味道,我?guī)覀兓浭皆绮枞旱娜藖砼鯃?。?/p>
林晚星拿起一只鮮蝦,捏了捏蝦身,肉質緊實有彈性。她轉頭看向正在準備澄粉的謝景淵,揚了揚手里的蝦:“之前在粵菜館吃的蝦餃,要么皮厚得發(fā)黏,要么蝦仁柴得嚼不動,完全沒有陳叔說的‘水晶通透’的感覺?!?/p>
謝景淵走過來,接過蝦看了看,又調出廣州老字號“陶陶居”的蝦餃皇配方,眼底泛起熟悉的專注:“粵式蝦餃皇的關鍵在兩點,一是蝦餃皮的調制,澄粉要加沸水燙熟,還要加少量玉米淀粉增韌,才能薄而不裂;二是蝦仁的處理,要保留蝦粒的口感,不能剁成泥。我查過配方,500克澄粉配100克玉米淀粉,能做30張皮,餡料用300克蝦仁配50克肥肉粒,蒸3分鐘出鍋,撒上少許蟹籽最地道。”
林晚星立刻拿出筆記本記錄,指尖在“蝦餃皮調制”上畫了橫線:“那澄粉一定要用沸水嗎?蝦仁要不要腌制?”謝景淵指著配方上的“沸水燙粉”字樣:“必須用沸水,才能讓澄粉完全糊化,皮才會透明;蝦仁用鹽、料酒和淀粉腌制10分鐘,既能去腥,又能保持彈牙的口感,少了這步就少了鮮勁?!?/p>
當天上午,“星語花坊”的后廚就飄起了海鮮香。林晚星負責剝蝦、處理餡料,謝景淵則忙著燙粉、搟制蝦餃皮,案板上的水晶皮漸漸疊成小堆,等著裹上飽滿的蝦仁,像極了即將綻放的粵式鮮美。
二、鮮爽沁心·粵式蝦餃皇
-適配場景:廣東經(jīng)典傳統(tǒng)早茶點心,口感皮薄通透、餡料鮮爽彈牙,適合作為早餐、下午茶或茶歇,現(xiàn)蒸現(xiàn)吃最佳(出鍋后3分鐘內(nèi)食用,避免皮吸餡汁變軟);剩余的生蝦餃可放入冰箱冷凍(保存1個月內(nèi)),食用前無需解凍,直接上鍋蒸5分鐘;餡料可提前調好,冷藏保存(1天內(nèi)),避免蝦仁出水影響口感。
-基礎原料(約制作30個,每籠6個,配10毫升陳醋蘸料):
-主料(蝦餃皮,水晶的核心):
-澄粉500克(選無雜質的純澄粉,透明度高;避免用混合淀粉,影響通透感;若沒有澄粉,可用400克玉米淀粉+100克土豆淀粉混合,但透明度會略差)。
-玉米淀粉100克(增加皮的韌性,避免蒸裂;避免用紅薯淀粉,黏性過強易粘牙;若沒有玉米淀粉,可用80克土豆淀粉替代)。
-沸水800毫升(燙粉用,必須是剛燒開的沸水,確保澄粉完全糊化;若水溫不足,皮會發(fā)白、不透明)。
-鹽2克(調味,增加皮的底味;若沒有鹽,可用1克食用鹽替代,用量不變)。
-豬油20克(增加皮的光滑度和延展性;避免用植物油,香味不足;若沒有豬油,可用15克黃油替代,冷藏后使用)。
-主料(餡料,鮮爽的核心):
-新鮮基圍蝦500克(選每只重15-20克的,肉質緊實;避免用冷凍蝦,口感柴硬;若沒有基圍蝦,可用400克青蝦+100克蝦仁替代,鮮味略淡)。
-肥肉粒50克(選豬五花肉,切碎后用料酒腌制5分鐘;避免用純瘦肉,缺乏油脂香;若不吃肥肉,可用30克雞油+20克蝦仁碎替代,增加油潤感)。
-馬蹄碎30克(選新鮮馬蹄,去皮后切碎,增加脆感;避免用馬蹄罐頭,口感軟爛;若沒有馬蹄,可用20克蓮藕碎+10克胡蘿卜碎混合,增加清甜感)。
-生姜末5克(去腥,選老姜切碎;避免用嫩姜,辣味不足;若沒有生姜,可用3克姜汁替代)。
-蔥花5克(增香,選嫩蔥葉切碎;避免用蔥白,口感偏硬;若沒有蔥花,可用3克香菜碎替代)。
-料酒10毫升(去腥,選黃酒;避免用白酒,酒味過重;若沒有料酒,可用5毫升米酒替代)。
-鹽3克(調味,根據(jù)個人口味調整;若蝦仁較咸,可減少鹽量)。
-白糖2克(提鮮,中和咸味;避免用紅糖,影響?zhàn)W料顏色;若沒有白糖,可用1克冰糖粉替代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