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從瑞麗出發(fā),車行出德宏州的山口后,天色漸明,山路逐漸綿長下沉。窗外的世界仿佛被洗凈了鉛華,熱帶的顏色逐漸濃烈——木棉、芭蕉、橡膠林,像是從大地體內長出的呼吸。
地圖上的地標逐漸聚攏在一個熟悉又神秘的名字下:西雙版納。
我翻開《地球交響曲》,頁面中此段被標記為“雨林樂章”,也是中國大陸與東南亞地理、人文、宗教共振最深的一節(jié)。
而我的旅程,也將在這一章,踏入真正意義上的邊陲綠心。
一、勐臘雨林:巨樹之下的靜謐心跳
初入西雙版納,我選擇繞行主城景洪,南下勐臘,進入那片被稱為“中國熱帶雨林最后凈地”的望天樹自然保護區(qū)。
我雇了一位本地導游,阿龍,是布朗族人,皮膚黝黑,話語溫柔。他背著砍刀,為我開辟一條通向雨林腹地的狹小小徑。
樹木高達四五十米,藤蔓交織,鳥鳴與蟲聲密如網布。我們在一株望天樹下駐足,它筆直入云,樹干如柱,根部伸展如傘蓋。
阿龍輕聲道:“樹不說話,但它每天都在聽?!?/p>
我閉上眼,試圖感受這片森林的節(jié)奏。地面濕潤,耳邊傳來猿啼與遠處潺潺水聲,風在葉間跳舞,如同無形的指揮棒,正在演奏一部不可言傳的協奏曲。
我寫下:
“雨林是大地最安靜的心跳處,它不張揚,卻貫穿千年?!?/p>
二、橡膠與黃金:現代農場的邊界幻象
離開保護區(qū)后,我沿著213國道駛入一片連綿不斷的橡膠林。膠林整齊劃一,一望無際,如同工業(yè)的綠色鋼鐵陣列。
在勐侖鎮(zhèn)邊緣,我遇到一位種膠的回族中年人,他自稱馬哥,二十年前從昆明來此“淘金”。
他一邊割膠,一邊對我說:“樹葉綠得發(fā)亮,但人心要夠硬?!?/p>
我問他:“橡膠好賺嗎?”
他笑:“賺時像撿錢,賠時像流血。”
我走在膠林中,泥土踏實卻冰冷。膠樹的白汁滴入小碗,像是森林眼中流出的淚。
我寫下:“在綠色下面,藏著生機與欲望的碰撞?!?/p>
三、景洪佛塔:信仰之燈與金頂之光
返回主城景洪,我在傍晚時分前往曼聽公園,這里是傣族王室舊園所在地,也是景洪最古老的佛教中心之一。
夕陽下,一座金色佛塔靜靜矗立,塔身上鑲嵌七彩琉璃,塔尖折射出柔和的光。
我在塔前脫鞋,進入主殿。香火繚繞中,幾位僧人正在低聲誦經,一位老僧看見我,點頭致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