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制度更迭,血脈未斷?!?/p>
“這天下,終究是我們自己人在執(zhí)掌?!?/p>
“那些關(guān)外部族,有何資格染指?”
“正是如此!”楊士奇眼中光芒閃動,脫口而出。
“哪怕爭斗再烈,一旦塵埃落定,新主登基,終歸要安民治國,恢復元氣。”
“秦亡之后,楚漢鏖戰(zhàn)多年?!?/p>
“最終迎來文景之治,百姓休養(yǎng),方有強盛大漢。”
“隋末群雄并起,烽火遍野?!?/p>
“可貞觀年間,海清河晏,盛唐氣象由此而興?!?/p>
“不像蒙元入主中原,視我族人為奴仆牲畜……若非洪武皇帝奮起驅(qū)逐……”
楊士奇情緒激昂,正欲繼續(xù)。
朱雄英卻抬手截斷,語氣堅定。
“正因如此,大明正值鼎盛之時,必須先行掃清四周隱患?!?/p>
“這也是朝廷決意對北境草原‘一勞永逸’的根本所在?!?/p>
茶盞邊緣的水漬已漸漸褪去。
朱雄英終于切入話題核心。
隨而,他指尖轉(zhuǎn)向圈外廣袤之地。
“如何做到一勞永逸?”
“草原遼闊無垠,我軍深入討伐,若敵避戰(zhàn)逃散,蹤跡難尋?!?/p>
“大軍只能空手而歸,白白耗費糧餉?!?/p>
“事不過三,屢次徒勞,只會拖垮國力?!?/p>
“久而久之,軍心疲憊,百姓困頓,國家元氣大傷?!?/p>
“故而,欲求長治久安——”
楊士奇心頭一震。
只見那青年猛然揮袖,氣勢如虹,仿佛天地為之凝滯一般。
“第一,我大明之軍備、兵力、體制,必須遠超外敵數(shù)倍!”
“第二,軍隊遠征,糧草補給不易,必須修建大量道路,如同血脈貫穿大明的兩京十二省,確保物資暢通無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