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就請開始吧?!?/p>
話音未落,朱雄英已經鋪開紙張,提筆落墨,毫不拖泥帶水。
他心中念頭一轉,五個字便已選定。
選字也是有門道的,不能太簡單,也不能太難,更不能長得雷同。
畢竟,對孩子來說,辨別不易。
環(huán)顧四周,春意正濃,靈感忽現。
五字隨之定下。
“春、濃、隨、意、綠!”
寫罷,他抬眼望向劉夫子。
對方稍遲片刻,也在紙上寫下五字——
“樹、影、泛、槐、煙!”
十字符號一出,兩人還未開口,一旁的馬皇后先驚嘆起來。
“妙啊,竟都圍繞春景落筆!”
“這十個字連起來,像是一副對仗工整的聯句。”
劉夫子也察覺其中趣味,面露驚喜,但心頭更添幾分鄭重。
這位年輕人,落筆從容,隨手成句,還帶著意境。
這般才思,便是當年他在國子監(jiān)中,也難得一見。
“字已定!”
“那就開始吧。”
劉夫子率先開口。
朱雄英點頭回應,做出“請”的手勢。
隨即,劉夫子開始對一部分孩子,傳授自己的識字方法。
其實,識字教學自古以來,也在不斷演化。
古人善于總結,摸索出許多路徑,來幫助孩童或不識字的人,更快入門。
像東漢許慎所著《說文解字》,可說是最早期、最系統(tǒng)的文字工具書之一。
之后,還有結構拆解、部首分類等方法,幫助啟蒙孩童理解字形。
再比如注音教學,一種叫“直音”,就是用同音字標注生字讀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