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二嬸走上前,扶起哭得幾乎虛脫的劉氏,蒼老的眼睛里也含著淚光。她環(huán)視眾人,聲音低沉卻堅定:“劉氏說得對。見死不救,咱們立身堂立不起來,這‘同心渠’的水,喝著也不甜。老天爺讓咱們先一步找到活路,不是讓咱們只顧自己的?!?/p>
但她話鋒一轉(zhuǎn),也透著老人的智慧:“可張寡婦的顧慮也沒錯,咱們不能把自己也填進去。救,得救,但得講究個法子,得量力而行?!?/p>
所有目光再次聚焦到一直沉默的趙小滿身上。
趙小滿深吸一口氣,眼中閃爍著理智與悲憫交織的光芒。她早已深思熟慮。
“二位嬸子說得都有理。”她緩緩開口,聲音平靜卻帶著決斷的力量,“清陽縣,必須要救。但如何救,救多少,需要我們權衡?!?/p>
她走到糧倉門口,打開倉門,指著里面所剩不多的、分類存放的各類種子和口糧:“我們的存糧,主要是豆種、麥種和一些雜糧。全部捐出,絕無可能,那是自取滅亡?!?/p>
她關上門,回到桌邊,目光掃過每一張臉:“但,我們可以捐出一部分——**捐出三成存種**。”
“三成?”眾人一驚。這個數(shù)字,依然極其冒險。
“對,三成。”趙小滿肯定道,“這三成,主要是豆種和生長周期短的雜糧種。豆子抗餓,易成活。我們立刻組織人手,帶著這些種子和‘暖棚育苗’、‘醋蝕開石’的法子,前往清陽縣災情最重的幾個村落?!?/p>
“我們不是去施舍,而是去**教他們自救**!”她強調(diào),“給他們種子,教他們?nèi)绾卫米詈蟮臅r間搶種一季快熟的作物,教他們?nèi)绾螌ふ宜础⒗矛F(xiàn)有條件抗災。授人以魚,不如授人以漁。這三成種子,不是讓他們坐吃山空,而是給他們播下一點希望,一點自己掙扎求活的資本!”
“同時,”她繼續(xù)道,“這也是一場‘種子’的交換。清陽縣地廣人稀,或許有些地方還藏著我們不知道的耐旱作物種苗,或者別的活路經(jīng)驗。我們帶去技術和種子,也可能帶回新的希望。更重要的是,一旦清陽縣緩過一口氣,這份雪中送炭的情誼,將來或可成為我們趙家屯的臂助。”
她將一次單純的救濟,提升到了戰(zhàn)略互助和知識交換的高度。
院內(nèi)再次陷入沉默,眾人都在消化著趙小滿的話。
捐出三成存種,固然肉痛,但似乎還在可承受的邊緣。更重要的是,帶著技術和希望而去,而非單純的糧食,意義完全不同,也讓這份犧牲顯得更有價值。
“俺同意!”劉氏第一個擦干眼淚,堅定表態(tài)。
“俺……俺也同意?!睆埞褘D掙扎了一下,也重重嘆了口氣,“就當……就當給娃積陰德了!”
“同意!”
“同意!”
最終,所有婦人都舉起了手,臉上帶著悲壯卻堅定的神色。
種子議會,激辯生死。
悲憫破私,良知拷問。
定捐三成,授漁傳技。
婦盟之仁,越壑渡關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