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真正的轉折來自一個意外。證券化產品第二次兌付失敗后,憤怒的投資者圍堵了遠東總部。混亂中,一個戴眼鏡的年輕人塞給老趙U盤:"
我是遠東的風控經理,這是真實數據。"
U盤里的文件令人觸目驚心。30%的底層資產是"陰陽合同"——表面貸款金額是實際成交價的兩倍。更可怕的是,部分貸款人根本不存在,身份證號是電腦生成的。
"他們在偽造現金流。"林燁連夜進京匯報。
一周后,央行突然宣布暫停資產證券化試點。但就在政令發(fā)布的同一時間,林燁接到神秘電話:"
游戲才剛剛開始,看看境外市場吧。"
他打開彭博終端,發(fā)現新加坡出現了掛鉤中國地產的金融衍生品。發(fā)行方是開曼群島注冊的對沖基金,而首席顧問的名字是陳立群。
"國際化操作。"秦參謀長發(fā)來緊急密電,"
他們要把泡沫轉嫁給全球投資者。"
林燁立即飛往香港。在中環(huán)的律師事務所,他見到了曾揭露安然丑聞的著名做空者吉姆·查諾斯。這個精瘦的美國人一針見血:"
中國房地產的市盈率已經超過東京泡沫時期。"
"但這次不一樣,"林燁調出數據分析,"
泡沫集中在證券化產品里。"
兩人聯手發(fā)布做空報告的那個早晨,全球市場劇烈震蕩。但就在勝利在望時,新的變故發(fā)生:國際評級機構突然上調遠東債券評級,理由是"獲得政府隱性擔保"。
"無恥!"老趙摔碎茶杯。
"不,"林燁盯著屏幕上的交易數據,"
這是最后的瘋狂。"
他注意到一個詭異現象:在評級上調的同時,有神秘資金在大舉做空。進一步追蹤發(fā)現,這些空頭倉位與陳家海外賬戶有千絲萬縷的聯系。
"他們在自導自演。"林燁恍然大悟,"
先做多拉高,再做空牟利。"
決戰(zhàn)在衍生品到期日展開。當遠東證券價格崩盤時,陳家通過離岸賬戶賺得盆滿缽滿。但他們沒算到一件事:林燁已經向國際證監(jiān)會組織提交了操縱市場證據。
陳立群在機場被攔截時,行李箱里裝著飛往加拿大的機票。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男人冷笑:"
你們抓了我,但游戲規(guī)則已經改變。"
他的話很快應驗。一周后,美國次貸危機初現端倪。而危機的傳染路徑,與陳家設計的證券化產品驚人相似。
"這才是開始。"林燁站在辦公室世界地圖前,用紅筆圈出雷曼兄弟的總部位置。
窗外,深圳的霓虹燈依舊璀璨。但在地球另一端,風暴正在醞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