府吏聞聽是禁中來人,且言辭如此急切,不敢絲毫怠慢,連忙躬身引路:中使請隨我來。
這名來自雒陽的黃門宦官,帶來了宮中宦官的密令:請梁國相謝喬即刻點齊本部軍馬,啟程入京,名為清君側。
實則為宦官集團張目撐腰,對抗日益咄咄逼人的大將軍何進。
沒了先帝劉宏的庇佑,宦官勢力,便如失了水的魚,風中的殘燭。
謝喬面色深沉,心中卻明鏡似的。
此刻入京,無異于將自己綁上宦官集團那艘行將傾覆的老破船。
謝府君!那中使淚眼婆娑,緊緊抓住謝喬的衣袖,仿佛那是救命稻草,可一定要帶上梁國最精銳的兵將,助我等一臂之力啊!
謝喬溫言安撫道:中貴人不必憂慮,梁國與朝廷休戚與共,此事我必有計較。
中使聞言,見她態(tài)度誠懇,又念及謝喬往日與宮中尚算融洽的關系,稍稍心安了些:有謝府君這番話,吾就放心了。
送走中使,謝喬眸光微閃。
一個字,拖。
真要去了,即便日后見風使舵,在關鍵時刻倒戈相助何進誅殺宦官,也難免落個首鼠兩端、趨炎附勢的名聲,洗不清這趟渾水。
若是不倒戈,那更是死路一條,徹底被劃歸閹黨一伙,待何進動手,便是玉石俱焚、萬劫不復的下場。
半月后,局勢的發(fā)展,正如史書所載,也基本符合謝喬的預判。
新帝劉辯即位后不久,外戚大將軍何進便迫不及待地尋了個由頭,誅殺了深受靈帝信任的大宦官蹇碩,干凈利落地奪了其兵權。
隨即,何進與心腹司隸校尉袁紹等人,日夜于府中密謀,欲借此雷霆之勢,將宮中盤根錯節(jié)的宦官勢力連根拔起,一網打盡。
為確保萬無一失,他們甚至還私下傳檄,召令手握重兵的并州牧董卓率部進京,名為協(xié)助剿除閹豎,實則引狼入室。
雒陽城中風聲鶴唳,那位中使,果然又來了。
此番,他神色比上次更加倉皇,衣衫不整,發(fā)髻散亂,幾乎是撲進相府的:謝府君!朝中十萬火急!料何進要盡誅我等啊!
謝喬故作驚詫,猛地站起身,一臉嚴肅:竟有此事!中使放心,何進如此倒行逆施,我豈能坐視!我即刻整頓軍馬,火速進京勤王,撥亂反正!
中使:哎呀我的謝府君,此事萬不可兒戲!何進那屠戶出身的莽夫,心狠手辣,如今已是劍拔弩張,宮中人人自危,朝不保夕啊!
謝喬重重一拍案幾,聲色俱厲,義正辭嚴:中貴人所言極是!何進此人,名為國戚,實為國賊!包藏禍心,不臣之跡昭然若揭,此等亂臣賊子,人人得而誅之,當殺!
中使被她的氣勢所懾,又聽她言語間殺氣騰騰,心中大定,連忙從地上爬起,抹了把眼淚鼻涕,急切追問:謝府君預備調撥多少兵馬入京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