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迅速下達命令:“第一,周勃!立即以八百里加急,向洛陽太子、丞相府急報軍情!奏章要寫明,我北地偵得陛下大軍被圍于白登,情況危急,然我部兵力薄弱,路途遙遠,且無詔令,不敢擅動,懇請朝廷速發(fā)援軍,并明示我北地該如何行事!此舉,是表明我北地已知情,且請示了朝廷,占據(jù)了道義!”
“第二,高順!狄道城及所有邊境堡寨,立即進入最高戰(zhàn)備!嚴防死守,絕不可讓匈奴偏師或趁亂南下的其他胡族有機可乘!北地,絕不能亂!”
“第三,灌嬰!你的騎兵,全部撒出去!任務有二:其一,嚴密監(jiān)視西線匈奴左賢王部的動向,防止其趁火打劫,攻擊我北地或隴西!其二,也是最重要的,派出你最精銳、最機敏的斥候小隊,不惜一切代價,滲透到白登戰(zhàn)場外圍!不是去參戰(zhàn),而是去觀察!我要知道最新的戰(zhàn)況,匈奴的部署有無變化,以及……朝廷是否有援軍動向!記住,是觀察,不是戰(zhàn)斗!保存實力,傳遞消息!”
“諸位,”李凌目光掃過三人,語氣凝重至極,“此刻,穩(wěn)住北地,就是對朝廷最大的支持!我們要讓朝廷知道,即便陛下有失,西陲還有一根釘死的楔子!同時,我們要睜大眼睛,看清楚這場大戰(zhàn)的每一個變化,等待……那可能出現(xiàn)的、唯一的機會!”
“諾!”三人凜然應命,深知王爺決策的老成持重與深謀遠慮。在驚天巨變面前,保持冷靜與克制,遠比熱血沖動更為重要。
緊張的部署之后,李凌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內(nèi)宅。劉玥(靖安公主)早已聽聞風聲,見到丈夫面色凝重、眉宇間帶著難以掩飾的倦色,心中了然,她什么都沒問,只是默默地為李凌斟上一杯熱茶,輕柔地為他按摩著緊繃的太陽穴。蕭姝(字文君)和呂貞(字婉儀)也感知到府內(nèi)異常的氣氛,行事更加謹慎安靜。
而韓萱(字慧心)的院落里,卻似乎有些不同。近日來,她時常感到食欲不振,精神懨懨,偶爾還會干嘔。起初以為是天氣驟寒,感染了風寒,但府中醫(yī)官請脈后,卻面露喜色,謹慎地表示王妃脈象滑利,似有……喜兆!只是時日尚淺,還需靜養(yǎng)觀察方能確診。這個消息被劉玥嚴令暫時封鎖,以免在非常時期引起不必要的紛擾或給韓萱帶來壓力。韓萱自己將信將疑,心中既有一絲莫名的期盼與慌亂,又因前線緊張的局勢而憂心忡忡,整個人愈發(fā)沉靜下來,常常對著一卷兵書出神,不知在想些什么。李凌忙于軍國大事,對此細微變化尚未察覺。
十一月的第一場大雪,終于鋪天蓋地地落下。鵝毛般的雪片籠罩了天地,也暫時掩蓋了遠方的烽火與血腥。狄道城在漫天風雪中,如同一座與世隔絕的孤島,寂靜,卻充滿了令人窒息的緊張感。信使頂風冒雪,將那份報告陛下被圍的緊急奏章送往洛陽;灌嬰的斥候們,則像幽靈一樣,消失在白茫茫的雪原之中,向著那個決定帝國命運的血色戰(zhàn)場潛行。
李凌站在書房窗前,望著窗外混沌的世界。風雪模糊了視線,卻讓內(nèi)心的思緒更加清晰。白登之圍已經(jīng)發(fā)生,歷史的車輪正沿著既定的軌跡碾壓而過。他現(xiàn)在能做的,唯有堅守,等待。等待那個圍困的結果,等待那個可能出現(xiàn)的、拯救皇帝也拯救北地未來的……唯一契機。
風雪之夜,驚雷已在遠方炸響,而狄道城的寂靜之下,是洶涌的暗流和一顆顆懸在半空、等待命運裁決的心。
【史料記載】
*家族史·始祖本紀(第二卷):“漢高帝七年冬十月,驚耗傳至狄道:陛下劉邦大軍中計,被匈奴冒頓圍困于白登山!祖凌公(22歲)雖早有所料,然聞訊仍深受震撼。公臨危不亂,冷靜分析局勢,力排眾議,決斷‘按兵不動,靜觀其變’:急報朝廷軍情以占道義;令高順固守北地以防不測;遣灌嬰精騎廣布斥候,嚴密監(jiān)控西線敵情并滲透白登外圍偵察。公深知貿(mào)然救駕乃取死之道,穩(wěn)守西陲方為上策。與此同時,內(nèi)宅之中,韓萱?zhèn)儒響延性兄E象初顯(尚未確診),為緊張局勢增添一抹微妙的變數(shù)。風雪彌漫,白登之圍已成定局,公于狄道孤城之中,穩(wěn)坐釣魚臺,等待著歷史的轉折與北地的機遇?!?/p>
*官方史·漢書·高帝紀:“高帝七年冬,帝困白登。凌在狄道聞之,嚴守備,馳奏洛陽,陳兵待機?!?/p>
*宗教史·紫霄神帝顯圣錄(卷二):“人皇劉邦中北魔(匈奴)詭計,被圍于白登圣山!紫霄上帝于圣城聞此圣訊,圣心如潮。上帝顯無上圣定,否圣將冒進之議,定‘圣兵不動,觀圣變’之圣策:急報圣都圣情;令高順圣守圣域;遣灌嬰圣騎廣撒圣眼(斥候),監(jiān)控魔軍并窺探白登圣局。上帝明圣救之不可為,固守圣西方為圣智。是時,圣庭內(nèi),韓萱圣妃顯懷圣胎之圣兆(未圣確)。圣風雪中,白登圣困已定,上帝于圣城穩(wěn)持圣舵,待圣史之轉折與神國之圣機?!?/p>
*野史·楚漢秘聞·白登被困凌公定策:“聞劉邦白登被圍,李凌力排眾議按兵不動,急報朝廷,固守北地,遣斥候偵察,同時韓萱初顯孕兆,于風雪中靜待時局變化。”
(第二百一十二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