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平三年,中原赤地千里,餓殍載道。
蝗災(zāi)過后,田野間只??蓍碌暮潭?,樹皮早已被剝食殆盡,易子而食的慘劇在各地悄無聲息地發(fā)生。
而比天災(zāi)更酷烈的是人禍,李傕、郭汜這對曾經(jīng)的盟友在長安城中反目成仇,麾下的兵馬廝殺,將這座昔日帝都變成了煉獄。
未央宮的焦木殘垣間,彌漫著血腥與絕望。
年僅十六歲的漢獻帝劉協(xié),在一群忠心老臣——如楊彪、董承、伏完等人的舍命護衛(wèi)下,歷經(jīng)千辛萬苦,躲過層層追殺,終于逃出混亂的關(guān)中,東歸至雒陽(洛陽)。
眼前的雒陽,令天子與公卿們心膽俱裂。
昔日巍峨的宮室早已被董卓的一把大火焚毀,只剩斷壁殘垣,焦黑的木料斜刺向灰蒙蒙的天空。
百官饑餓交加,無處棲身,只能披著荊棘,依偎在殘破的墻壁之間,形同乞丐。
夜里,野狼的嚎叫聲在廢墟中回蕩,更添凄惶。
無奈之下,獻帝只能同意百官所奏,請曹操來接駕。
消息很快傳至兗州鄄城。
州牧府議事廳內(nèi),燈火通明,曹操麾下謀士意見紛紜,爭論不休。
身材高大、性情急躁的武將夏侯惇聲如洪鐘道:“主公,天子乃燙手山芋,迎之如抱火臥薪!如今諸侯各據(jù)一方,誰肯真心尊奉?
接來天子,無異于引來四方忌憚,豈非自尋煩惱?”
謀士荀彧聞言,清癯的臉上露出不贊同的神色,他捋須緩聲道:
“元讓此言差矣。昔晉文公納周襄王而諸侯景從,漢高祖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。
如今天子蒙塵,正乃英雄效命之秋!主公欲成霸業(yè),豈可錯失此‘奉天子以令不臣’之天賜良機?”
另一謀士程昱也緩緩補充道:“即便不能令不臣,亦可挾天子以令諸侯,此占盡大義名分,于主公長遠之計,利大于弊?!?/p>
曹操端坐主位,聽著眾人的爭論,心中早已權(quán)衡利弊。
終于,他猛地輕拍案幾:“文若、仲德之言甚合吾心!此時不迎,更待何時?”
計議已定,曹操毫不拖延,當即親率精騎,星夜兼程,趕往雒陽。
途中,曹操遇到試圖劫駕的白波賊帥楊奉、韓暹等人。曹操冷笑一聲,揮軍進擊。
曹軍陣列森嚴,騎兵沖鋒如虎入羊群,瞬間將白波賊眾沖得七零八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