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邳。
州牧府議事堂。
劉備看著案幾上堆積如山的公文,眉頭緊鎖,難以舒展。
糧餉籌措日益艱難。
丹陽兵驕悍難制,索餉滋事時有發(fā)生。
徐州本土士族如曹豹、許耽等人陽奉陰違,處處掣肘。
曹操的使者剛走,言語間暗含威脅,索要糧草。
淮南袁術更是蠢蠢欲動,邊境摩擦不斷。
內外交困,焦頭爛額。
孫乾靜立下方,低聲匯報著最新的情況:
“廣陵港進展神速,第一艘新式戰(zhàn)船正在加緊建造。然半月前曾遭不明身份細作破壞,未果?;窗埠铍S后加強了戒備,外人難近?!?/p>
“《淮安旬報》最新一期,刊載了明公您體恤民艱、主動縮減州牧府用度以充軍資的消息。還轉載點評了曹呂兗州之戰(zhàn),言……”
“言什么?”劉備抬起眼。
孫乾聲音更低,幾乎微不可聞:“言曹呂相爭,非為民舉,乃私利爾。縱有勝敗,徒苦黎庶。唯主公心存仁德、善待百姓者,方可得徐州民心,承陶使君之遺志?!?/p>
他頓了頓,補充道,“民間于此論,頗有附和之聲?!?/p>
劉備不知是該喜好,還是該憂好。
劉駿這一手,看似褒揚,實則是把他架在火上烘烤。
報紙一出,天下人都知道他劉備“主動”縮減用度,若是日后被迫加稅加賦,立刻名聲掃地。
那“仁德者”的高帽,扣得結實,卻也沉重無比。
“這報紙如今影響究竟如何?”劉備換了個問題。
“士林官場仍有諸多非議,斥其文字粗俗,標點古怪,有辱斯文。但……”
孫乾面露難色,“商賈百姓,幾乎人手一份,爭相傳閱。淮安貨物,憑借報紙宣揚和低價,已充斥徐州各地。
各郡大族,雖面有鄙色,然私下皆與淮安商務司有密切往來,采購甚巨。
長期如此,恐民間只知淮安新物豐廉,漸忘州牧府威權政令?!?/p>
劉備疲憊地揉著額角。
劉仲遠好手段啊。
不聲不響,不動刀兵,已悄然掐住了徐州的咽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