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蕊與母親邱鳳琴為給孩子創(chuàng)造好環(huán)境,聚焦實驗小學及周邊雙語幼兒園附近的房源,二手房中介積極推薦。
首套房源在安蕊單位附近六樓,因是全陰面,不利于孩子成長,母女二人當即否決。
第二套一樓三居室價格合適,能滿足三代人居住,卻十分搶手。
安蕊核算后發(fā)現(xiàn),賣掉舊房僅夠首付,丈夫吳慶濱月入一萬多,還貸后家庭開支將極度緊張,她猶豫之際,房子己被他人買走。
很快,中介又推薦了一套大三居,比上一套更新、戶型更周正,還多了個客廳,面積大十八平。
中介提醒房源搶手,安蕊咬牙決定買下,賣舊買新后需背負約八十萬貸款。邱鳳琴安慰安蕊,可用自己的積蓄補貼家用,吳慶濱負責還貸,安蕊的收入也能添補,即便孩子的奶粉、醫(yī)療等開支省不了,仍想支撐下來。
手續(xù)辦完后,邱鳳琴才電話告知丈夫安達明,還稱此舉也是為制止親家從女婿處拿錢,擔心影響外孫女的奶粉錢。
安達明得知后十分生氣,責怪妻子這么大的事不與自己商量,邱鳳琴則反問他無法趕來幫忙,商量無用。
安達明怒斥妻子沖動,不顧后果:“這大三居是好,但負擔多重、壓力多大?他們掏空積蓄后一分錢都拿不出來,一半多工資要還貸,你工資全用來買菜做飯,萬一有事,誰能拿出錢來?”
邱鳳琴卻不以為然,認為誰家買房都難一次性拿出全款,多是東借西借,以后的事以后再說。
她覺得丈夫怕東怕西,若總這般擔心,什么事都辦不成,且買了房,外孫女出生后也不用折騰搬家,能穩(wěn)定生活——她向來率真爽快,秉持“船到橋頭自然首”的想法,只要利大于弊就會行動。
安達明則事事考慮周全,這或許與他多年工作經(jīng)歷有關(guān)。
他琢磨著,女婿在科研單位工作,性格謹慎嚴謹,面對如此重的按揭,大概率不樂意,只是底氣不足、母親幫不上忙才答應;而女兒安蕊一向沒主意,常年聽家里安排。
夫妻二人在電話里爭執(zhí)不下,聲音越來越大。一旁玩積木的小孫子察覺到爺爺語氣不善,時不時回頭看他,露出小白牙試圖緩和氣氛,卻沒得到回應。掛了電話,安達明仍氣不打一處來,干脆躺到床上悶頭生氣,連晚飯都沒心思吃。
這時,房門被輕輕敲響,兒子推門走了進來,見父親躺著一動不動,床邊的飯菜紋絲未動,便開口勸道:“爸,您這躺著不吃飯哪兒行???房子買都買了,木己成舟,再氣也沒用。
何況我媽現(xiàn)在還在安蕊家?guī)鸵r著,咱們做家人的,總不能袖手旁觀,真有難處咱們一起扛,哪能讓他們小兩口獨自頂著壓力。”
一聽兒子這話,安達明更氣了,猛地坐起來:“扛?怎么扛?八十萬的貸款可不是小數(shù)!你媽就是這性子,一輩子想一出是一出。
這么大的事連個招呼都不打,眼里根本沒有我這個丈夫!這往后日子長著呢,但凡有個風吹草動,全家都得跟著揪心
安達明越想越窩火,手指無意識地攥緊了床單。他不是反對給外孫女一個好環(huán)境,可買房哪能這么冒失?
八十萬貸款像座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,夜里閉眼就是女兒女婿每月還貸后緊巴巴的日子——慶濱那點工資,除去房貸,再加上孩子的奶粉、疫苗錢,萬一趕上誰生個病,拿什么應急?
更讓他心寒的是妻子的態(tài)度,這么大的事連商量都沒有,眼里還有這個家、還有他這個丈夫嗎?
以前老伴事事跟他商量,現(xiàn)在不在一起,她自己都是現(xiàn)做再說了。他越琢磨越覺得委屈,胸口像堵了塊大石頭,連呼吸都覺得費勁,哪里還有心思吃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