雖然這五千人相對于十萬之眾的湘軍來說,并非傷及筋骨的重大打擊,但不幸的是,這些陣亡者幾乎全是湘軍中的炮兵。
而炮兵正是湘軍中的精銳力量,尤其是那些經(jīng)驗豐富的老炮手,他們的技能是在無數(shù)次實戰(zhàn)中用炮彈磨練出來的。
老兵的損失難以彌補,培養(yǎng)起來更是耗時費力。
更糟糕的是,一同喪失的不只是炮兵,還有大批火炮——其中包括從洋人手中購入的二十多門重型火炮!
這些火炮的遺失,直接導致湘軍整體戰(zhàn)斗力大幅下滑。
而就在此時,朝廷的調(diào)令再次下達。
“大帥,朝廷命我們北上討伐捻軍,我看這是要斷絕我們的根基?。 ?/p>
湘軍內(nèi)部并非沒有智謀之士,慈安太后的意圖顯然已被不少人一眼看穿。
曾國藩本人對此也是心知肚明,這也是他選擇臥病在床的原因之一。
“哼,他們想讓我們北上,想把我們從自己的地盤上調(diào)走,變成一支寄人籬下的客軍。
到時候糧餉物資全靠朝廷供應,我們就只能任人擺布,看別人臉色行事了!”
早有異心的曾國荃趁機煽動道:
“哥,依我之見,干脆反了!咱們有槍有炮,何必聽他們的?”
“住嘴!休得胡言亂語!”
聽到弟弟如此露骨的話語,曾國藩怒不可遏,厲聲呵斥道:
“我跟你說過多少次,在軍營之中,沒有你大哥,只有大帥!”
“來人,把他拖出去,斬了!”
兩側(cè)的士兵應聲而動,將曾國荃架起準備拖出營帳。
帳內(nèi)頓時一片嘩然,眾將領(lǐng)紛紛跪地求情:
“大帥,刀下留人??!”
“是啊,大帥,曾將軍也是為兄弟們著想,罪不至此??!”
曾國藩緩緩睜開雙眼,掃視一圈開口求情之人,發(fā)現(xiàn)幾乎所有重要將領(lǐng)都跪在自己面前哀求饒恕,唯有極少數(shù)幾人仍保持沉默、毫無表情。
他暗暗記住了這幾個人的名字,隨后故作極不情愿地揮了揮手,口中說道:
“哼,看在眾人替你求情的面上,今日便饒你不死。
不過,死罪雖免,活罪卻不可恕!來人,將他拖出去杖責二十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