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,死罪雖免,活罪卻不可恕!來人,將他拖出去杖責(zé)二十!”
一群如狼似虎的士兵立刻上前,把曾國荃架了出去,在外面噼里啪啦地打了起來。
帳內(nèi)的將領(lǐng)們聽到曾國荃被打,無不義憤填膺。
在他們看來,曾國荃是為了維護(hù)大家的利益才據(jù)理力爭,如今反倒要承受這樣的懲罰,這實在令人難以接受。
清廷分明是錯的一方,他企圖削減眾人的權(quán)力,侵占他們的利益。
難道面對這樣的情況,他們還要束手待斃不成?想到這里,這些將領(lǐng)對清廷僅存的好感蕩然無存,取而代之的是滿腔怨恨。
散會之后,湘軍中的大多數(shù)將領(lǐng)紛紛前往曾國荃的營帳探望。
此時,整個湘軍上下,尤其是年輕一派中,已經(jīng)彌漫著一股針對清廷的敵視情緒。
而這一切,都逃不過曾國藩敏銳的目光。
“先生果然智謀超群,如今軍中將士已對朝廷心生不滿,我們的第一步計劃算是成功了!”
夜幕降臨,曾國藩的大帳內(nèi)燈火通明。
曾國藩與白天挨打的弟弟曾國荃一同坐在營帳中,此外還有一位年輕的白衣書生。
“哈哈,曾將軍過譽(yù)了,這點小手段實在不足掛齒,倒是讓將軍受了皮肉之苦,實在是我的過錯!”
白衣書生舉起酒杯,微微躬身向曾國荃致歉。
“些許皮肉之痛又算得了什么!只要能成就大業(yè),就算搭上性命我也毫無怨言!”
曾國荃性情豪邁,做事從不畏懼,堪稱一員猛將。
他的這種性格,再加上與曾國藩的關(guān)系以及在軍中的地位,正好為這場苦肉計錦上添花。
“先生,既然已經(jīng)激起將士們對朝廷的反感,那么接下來我們該怎么做?”
曾國藩放下手中的酒杯,目光炯炯地看著白衣書生問道。
曾國藩并非沒有野心之人,然而在歷史上他之所以選擇隱忍不發(fā),一方面是因為高估了清廷的力量,另一方面則是因為楚軍和淮軍的存在讓他不敢輕易妄動。
這兩支部隊雖然源自湘軍,但它們究竟聽命于誰——是他還是朝廷——曾國藩心里并沒有底。
因此,一旦他起事失敗,極有可能面臨淮軍、楚軍聯(lián)合清軍圍剿湘軍的局面。
在這樣的情況下,湘軍想要取勝談何容易?與其冒險失敗,倒不如做個忠臣,至少還能保全晚節(jié)。
然而,這一世的情形已然不同!
天京城外的那一戰(zhàn)讓他感觸頗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