托馬斯深吸一口氣,大聲喊:“右——轉(zhuǎn)!”
隊伍轉(zhuǎn)動,比剛才整齊了些。
艾琳點頭:“傳令員不一定要最強壯,但必須清楚自己在說什么。從今天起,每次訓練輪換傳令,誰錯了誰多跑一圈。明白沒有?”
“明白!”眾人齊聲答。
訓練繼續(xù)。從站姿到行進,再到換位移動。每組十人,按三角形站位推進。一開始總是有人撞在一起,或者走反方向。艾琳不停糾正,一遍遍重來。
中午短暫休息時,幾個少年圍在角落練習手勢。那是傳遞信號用的動作,上午剛教過。一個孩子比劃錯誤,被同伴指出后立刻改正。
下午的訓練進入配合環(huán)節(jié)。三人一組,模擬盾擋、突刺、掩護。艾琳拿來幾面舊木門板當盾牌,削尖的木棍作長矛。
第一輪演練開始。第一組上前,剛接敵就亂了陣型。持盾的還沒舉起來,后面兩人已經(jīng)沖出去了。艾琳吹哨叫停。
“慢不怕?!彼f,“斷才致命。你們是一個動作,不是三個人各自為戰(zhàn)?!?/p>
她親自拿了一塊門板站進去:“再來。我當前鋒?!?/p>
這一次節(jié)奏變了。她穩(wěn)穩(wěn)擋住假想攻擊,等身后兩人準備好才側(cè)身讓路。突刺完成后,她立刻回防,最后一人迅速補位。
“看到了嗎?不是快,是接得上。”
她讓這組人反復練了五次,直到連續(xù)三次無誤通過。
其他組看得認真。輪到托馬斯這一組時,他們走得極慢,但每個動作都卡在點上。最后順利完成,全場響起掌聲。
艾琳沒讓他們停下:“下一組準備。馬上輪換?!?/p>
太陽偏西,訓練進入最后一項:火把接力傳令。這是為了應對夜間突發(fā)情況設計的測試。光線昏暗,只能靠聲音和手勢溝通。
八名青年分成兩隊,從校場一端跑到另一端,途中要準確傳遞一條口令。第一次嘗試,有人聽錯,把“南門失守”說成了“北門起火”。艾琳當場罰全隊加跑一圈。
第二次,速度放慢,每個人都確認后再傳。成功。
第三次,艾琳臨時增加干擾,在中途敲響銅鑼。有兩人愣了一下,但帶隊者立刻壓低聲音重復口令,其余人蹲下隱蔽,等信號恢復后繼續(xù)前進。
這一次,他們完成了。
艾琳站在終點,看著最后一棒青年將火把插進土坑。火光映在他臉上,那眼神已經(jīng)不像早上那樣躲閃。
她拿起木尺,在地上劃了一道線:“今天到此為止。明天同一時間,繼續(xù)訓練。今晚各組自查動作,明早抽查。不合格者,負責明日校場清理?!?/p>
人群散去。有人走路帶風,有人揉著酸痛的腿,但沒人抱怨。幾個少年留在場上,自發(fā)排成隊列練習轉(zhuǎn)身。
艾琳收起木尺,走向工具屋。路上碰到彼得。
“看到你在這練兵?!彼f,“進度比我想的快?!?/p>
“不是我練得好。”艾琳說,“是他們知道自己不能只靠墻活著?!?/p>
“托馬斯不錯?!北说每戳丝催h處那個還在練習步伐的年輕人,“以前從不說話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