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稿所涉戰(zhàn)役、人物皆系藝術虛構,唯求忠實踐行“文藝為工農(nóng)兵服務”之方針,使后世知今日和平,實乃先烈以骨血澆筑。
小子才疏學淺,文稿粗陋。然筆底一字一句,皆為先父及萬千英靈泣血之回聲。倘蒙不棄,得以付梓,則先烈忠魂可慰,小子孝心可表。拙稿若有一二價值,懇請貴社同志斧正指導;若不堪用,亦乞擲還,絕無怨懟。
此致
革命敬禮!
投稿人:呂懷英(筆名)
拿著信,牽著雨水,來到趙奶奶家感謝,雨水承諾用小咪以后要給趙奶奶家抓老鼠,逗得趙奶奶開心不已。
呂辰把書信交給趙編輯,趙編輯看了一眼,點頭,又開始閱讀書稿,趙老師也沒理會呂辰。
看著挎著新書包,一臉興奮,憧憬上學的小雨水,呂辰搖了搖頭,真是年少不懂事啊,竟然還有想上學的,沒見識老師和家長的雙重毒打,要這個時候,老師打人可是天賦權柄“雨水,你抓緊玩吧,以后日子就難熬嘍”。
又逗和趙奶奶家孫子玩了一會,才拉著小雨水回去。
呂辰躺在大藤椅上,蓋著個小棉被,今年雖無寒潮、暴雨,但10月的天氣,夜間已經(jīng)有點冷了。
心神深入空間,農(nóng)田已經(jīng)一片青綠,蔬菜成熟在即,糧食秧苗也在茁壯成長。兩只小羊毛色光亮,看起來牙口很好,四只小豬活力滿滿,聚在一起打鬧,呂辰想了想,算了,等下一代再閹割吧。
小雞們已經(jīng)絨毛換羽,絨毛間長出了淡淡肉冠,性別特征開始分化,已經(jīng)能大體認出品種,看體態(tài)“三毛”特征很明顯了,應該就是北京油雞;
小鴨們長出了防水羽毛,頸部長出深色羽毛,原本橙黃的腳蹼已經(jīng)開始向灰色轉(zhuǎn)變,品種就是北京鴨,世界名種;
小鵝也長大了一圈,長出了白羽毛,華北白鵝無疑。
呂辰投喂了一番,也就沒管了,再長大一點應該就可以吃玉米了,現(xiàn)在還只能吃點麥粒。
湖泊里的小魚也成長迅速,大的已經(jīng)長到15公分大小,活力旺盛。
退出空間,呂辰想了想,應該去添點衣服了,他決定第二天就去采買一些,夾棉外套要整幾件,還得給雨水買個絨線帽,順便給吳老太、趙奶奶等老鄰居送個圍巾。石榴果實已經(jīng)紅了,正好摘了給分了。大白菜也要買,雖然空間產(chǎn)出足夠,但表面文章得做好,明天問問鄰居,看他們怎么說。
又想到投稿的事,看今天趙編輯的態(tài)度,應該是穩(wěn)了。
呂辰信心大增,他決定繪制一些插圖,將電視劇里的精彩畫面畫出來,到時候再來個精裝版,錢肯定妥妥的到手,嗯,就先定個計劃,60幅正好。這個主意不錯,到時候來個客人,就送一份簽名精裝書,再來一句:“請先生雅正!”,逼格立即拉滿,想著就“嘿嘿”直笑了出來。
“表哥你好開心啊,你是不是想到要買好吃的?”小雨亮晶晶的問道。
“小辰你怎么了,要不要先去休息一下!”何雨柱覺得有點奇怪。
“沒事,我就是想著咱們家石榴能吃了,這個周末就摘了吃,心里開心”。呂辰趕緊解釋。
想到就做,呂辰找來白紙,將鉛筆銷了個一字頭。
可是,呂辰發(fā)現(xiàn),腦海里的畫面越清晰,筆下的線條就越像一場蓄意破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