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這些人外,還有一個處在壽春的周瑜,也可為袁耀所用。
周瑜文武兼?zhèn)?,又跟袁耀打過賭,自然會認賭服輸,忠心輔佐自己。
而且就算周瑜現(xiàn)在想賴賬都沒機會了。
江東孫氏已滅,孫策也活不了兩年了。
周瑜就算想保孫氏,都沒人可保,只能跟自己一條道走到黑。
這等陣容,袁耀唯一欠缺的就是絕頂謀士。
那種類似于郭嘉、荀彧、諸葛亮、賈詡的謀士。
袁耀心里很清楚,自己能夠輕松取得江東,是因為江東之地基本都是軟柿子,沒一個能打的。
最強的敵人孫策由于缺少周瑜輔佐,基本上也是廢了一般。
如果有周瑜在,自己不一定能贏得了孫策。
袁耀固然有著超脫于這個時代的大局觀。
可在謀劃布局、指揮大軍作戰(zhàn)這方面,他并不認為自己能勝過當世頂級謀士。
因此招攬謀主,就成了袁耀最為關(guān)注的事情之一。
至于怎么招攬謀臣,袁耀已經(jīng)想好了。
那就是利用自己‘小孟嘗’的名聲,招募天下賢才來投。
凡是愿意來投效自己的人,一律不看出身。
只要才華足夠,袁耀一律奉為上賓,予以重用。
袁耀知曉,很多在野大賢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,不得不過著隱居的生活,無法以真面目示人。
為了招攬這些賢才,袁耀公然承諾:
凡是被自己錄用的人才,就算犯過天大的罪過,袁耀也會幫對方扛下來。
若是才疏學(xué)淺,沒有被自己錄用,那就不好意思了。
你犯過什么罪,袁耀就按大漢律法,將你繩之以法。
袁耀這樣做,也能保證不被一些無德無才之輩濫竽充數(shù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