袁耀這樣做,也能保證不被一些無德無才之輩濫竽充數(shù)。
可惜真正的大才,這世間并不多見。
袁耀招賢數(shù)日,罪犯倒是抓了不少。
真正的賢才,卻一個也沒遇到。
就在袁耀思考自己的招賢之法是不是有誤的時候,蔣干踏門而入,對袁耀稟報道:
“主公,今日招賢館又來了一批人才。
其中有一人,經(jīng)過我跟子山的審核,是個有本事的。
不過他自稱犯了殺人大罪,不知主公要如何處理此人?”
“殺過人?”
袁耀沉吟了一下,這年頭兵荒馬亂,殺人或者被迫殺人者多不勝數(shù)。
如果此人當(dāng)真有才,自己也未必不能錄用。
當(dāng)然了,此人殺人的原因也很重要。
如果是一個無惡不作,殺人不眨眼的惡徒,袁耀也不會用。
袁耀說是量才錄用,這個‘才’,也包括人品。
袁耀對蔣干道:
“你把此人帶過來吧,我見見他?!?/p>
“唯?!?/p>
不到半個時辰,蔣干便引著一個青年來到袁耀面前。
這青年穿著一件灰色布衣,生得眉目英挺。
身上既有儒生之氣,又有江湖俠士的豪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