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先生且慢?!鄙⒁松B忙勸阻,“那女子遞了張字條,上面只寫了‘以工代賑,引渭灌田’八個字,倒像是有些見識?!?/p>
姜子牙眼中一動:“哦?讓她進來?!?/p>
片刻后,蘇凌緩步而入,青衣素雅,未施粉黛,卻自有一股沉穩(wěn)氣度。她對著姜子牙微微躬身,不卑不亢:“民女蘇凌,見過姜先生。”
“你說有解糧荒之法?”姜子牙目光審視著她,“且說說,何為‘以工代賑,引渭灌田’?”
蘇凌走到沙盤旁,指尖點向渭水方位:“西岐干旱,非是天絕,是水不得其用。渭水之水白白東流,若能開鑿溝渠,引水流向東南旱田,來春便可豐收。只是開渠需人力,如今百姓缺糧,何不招其為工,每日以糧食抵工錢?如此一來,既解了當下民饑,又為來年埋下生機,豈不是兩全?”
散宜生眼睛一亮:“此計甚妙!可開渠需時日,府中存糧怕是撐不到開工之時。”
“這便是第二策。”蘇凌取出一張地圖,鋪在案上,“渭水畔有百余個村落,往年多有存糧,只是商軍散布謠言,說周軍要強征糧食,村民們都把糧藏了起來。民女愿往渭水,說服村民捐糧,條件是開渠時優(yōu)先雇傭其家人,且來年收成后,官府以平價收購余糧。”
姜子牙盯著地圖上標注的村落位置,心中暗驚——這些村落多是偏遠之地,連他都未必能盡數知曉。他再看向蘇凌,語氣已然緩和:“你為何要幫西岐?”
蘇凌垂下眼簾,聲音平靜:“民女本是陳塘關人,因商軍劫掠逃難至此,聽聞姬侯仁厚,姜先生賢明,愿盡綿薄之力,只求西岐能早日安定?!?/p>
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,姜子牙沉吟片刻,終于點頭:“好!我撥給你二十名兵士,再寫一封手諭,你即刻前往渭水。若事成,西岐必謝你這份功勞?!?/p>
蘇凌接過手諭,躬身告退。走出侯府時,風澈正倚在墻角,見她出來,挑眉笑道:“蘇師姐果然厲害,三言兩語就拿下了姜子牙?!?/p>
“只是第一步?!碧K凌將手諭收好,“你速去通知炎赫,讓他備好農具圖樣,待我說服村民,便立刻組織開渠。墨塵那邊也該有消息了,商軍的糧道部署,關乎后續(xù)籌糧安危。”
風澈應了一聲,化作一道清風離去。蘇凌望著渭水方向,指尖輕撫過懷中玉符——師尊說的沒錯,西岐的亂,始于人心與糧草,若能先穩(wěn)住這兩樣,便等于扼住了危難的咽喉。
三日后,渭水畔傳來消息:蘇凌以誠意打動村民,捐糧三千石,更有上千村民自愿參與開渠。姜子牙大喜過望,親自到工地視察,見炎赫正帶著工匠指導村民打造新式犁耙,效率比往日高出數倍,不禁贊道:“此二人皆是奇才,西岐之幸也!”
而此時的蘇凌,正拿著墨塵傳來的密信,眉頭微蹙。信上寫著:商軍在潼關外設下伏兵,專等西岐派人催糧時一網打盡,伯邑考已身陷險境。
第三章
墨塵救主,風澈傳信
潼關以西三十里,密林深處。
伯邑考勒住韁繩,望著前方被商軍圍困的糧車,臉色發(fā)白。他此次帶了五十名護衛(wèi),本想悄悄從偏僻小路運回糧草,卻沒想到剛出潼關就中了埋伏。
“伯邑考,速速投降!”商軍將領手持長戟,放聲大笑,“聞太師有令,擒了你去朝歌,看姬昌還敢不敢心懷不軌!”
護衛(wèi)統領擋在伯邑考身前,厲聲喝道:“保護公子突圍!”可商軍人多勢眾,又有弓箭手埋伏在樹上,片刻間便有十余名護衛(wèi)倒下。
伯邑考握緊腰間佩劍,心中滿是悔恨——若非自己急于求成,不聽姜子牙勸阻,也不會落得如此境地。眼看商軍一步步逼近,他閉上雙眼,只覺一陣絕望。
突然,林中傳來幾聲悶響,前排的商軍應聲倒地。眾人驚愕間,一道黑影如鬼魅般穿梭在陣中,手中短刃寒光閃爍,所到之處,商軍紛紛斃命。
“什么人?!”將領又驚又怒,揮戟朝著黑影刺去。黑影側身避開,手腕一翻,短刃直刺將領咽喉,動作快如閃電。將領來不及反應,便倒在馬下。
剩余的商軍見狀,嚇得魂飛魄散,四散奔逃。黑影收刃而立,轉過身來,正是一身黑衣的墨塵。
“多謝壯士相救!”伯邑考連忙下馬,拱手道謝。
墨塵微微頷首,聲音低沉:“公子不必多禮,我乃姜先生派來的暗衛(wèi),奉命保護公子安全?!彼抗鈷哌^糧車,“此地不宜久留,商軍援兵恐很快就到,需立刻啟程回西岐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