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32年的江城盛夏,蟬鳴織成密不透風的熱浪,沿江大道的香樟樹投下斑駁陰影,將柏油路烤得泛起微光。李陽站在臨江的咖啡館外,指尖無意識摩挲著冰涼的玻璃門,目光卻越過滔滔江水,望向對岸鱗次櫛比的寫字樓。
自三個月前在虛無海核心海眼旁覺醒帝俊真身,又隨龍宇、玄冥一同撕裂空間回歸凡塵,他便時常被一股莫名的悸動牽引。那悸動并非來自洪荒戰(zhàn)場的殺伐余韻,也非源自妖皇寶座的權柄召喚,而是一種溫潤如水、牽腸掛肚的暖意,像亙古不散的月光,縈繞在神魂深處,揮之不去。
“陽子,發(fā)什么呆呢?”王浩的聲音從身后傳來,帶著剛冰鎮(zhèn)過的汽水涼意,“龍宇說今晚在家聚聚,蕭玥兩口子也來,還特意燉了湯,你再磨蹭可就趕不上熱乎的了?!?/p>
李陽回過神,轉身時,眼底深處那抹屬于上古妖皇的威嚴已悄然隱去,只剩凡塵老友的熟稔笑意:“沒什么,就是心里有點不對勁?!彼职醋⌒乜冢抢锏募聞颖韧崭逦诵?,“總覺得……有什么重要的人,就在這江城,離我不遠?!?/p>
王浩灌了一口汽水,打了個嗝,眼底閃過一絲了然。作為與他一同覺醒的東皇太一,他最清楚李陽神魂深處的執(zhí)念——那是跨越了洪荒萬載、穿越了輪回阻隔的尋妻之念。當年巫妖大戰(zhàn),帝俊與曦和于紫霄宮許下生生世世之約,卻因戰(zhàn)事慘烈被迫分離,曦和帶著望舒遁入輪回,帝俊則在決戰(zhàn)后神魂潰散,轉世為凡塵李陽。
“是曦和娘娘的氣息吧?”王浩壓低聲音,語氣里帶著幾分鄭重,“你我覺醒后,神魂與洪荒本源重新相連,若曦和娘娘也在凡塵轉世,彼此的同源氣息定然會相互感應。”他拍了拍李陽的肩膀,“龍宇說了,凡塵因果需凡塵了結,這尋妻之路,終究要你自己走。不過你放心,我陪你。”
李陽心中一暖。從上古昆侖的兄弟并肩,到凡塵江城的摯友相伴,無論身份如何變幻,王浩始終是他最堅實的后盾。他望著江面上來來往往的船只,眼中漸漸燃起堅定的光芒:“我要找到她?!?/p>
這并非一時沖動。覺醒后的這些日子,他無數(shù)次在夢中看見那輪皎潔的太陰星,看見宮殿里身著月華長裙的女子憑欄遠眺,眉眼間滿是化不開的思念。那些破碎的記憶片段如同潮水般涌來——曦和為他縫制的金烏羽袍,兩人在太陰星月宮共賞星辰,望舒在一旁笑著打趣,還有大戰(zhàn)前夕,她握著他的手,輕聲說“我等你歸來”……每一個畫面都清晰得仿佛就發(fā)生在昨日,讓他心如刀絞。
“可江城這么大,我們該從哪找起?”李陽眉頭微蹙。他雖恢復了帝俊的記憶與部分神力,但在凡塵之中,若曦和尚未覺醒,他便無法直接用神識覆蓋全城,否則極易引發(fā)空間波動,驚擾凡人,更可能嚇退了那抹脆弱的氣息。
王浩沉吟片刻,指了指不遠處的公交站牌:“龍宇覺醒后不是說過嗎?同源神魂的感應,往往與過往的羈絆相關。你們在洪荒時最常去的地方是什么?或許可以從這些相似的場景入手。”
李陽眼前一亮。洪荒之中,曦和最愛太陰星旁的桂花園,也常去洛水之畔散步,偏愛清幽雅致、有水有花之地。江城雖無洪荒勝景,但臨江的公園、種滿花木的老街,或許正是她會停留的地方。
“先從濱江公園開始吧。”李陽當即做了決定。那里不僅是蕭承和林微求婚的地方,更是他們?nèi)值芡曷駮r光膠囊的所在,充滿了凡塵的煙火氣,又臨江靠水,風景雅致,說不定會有意外之喜。
兩人驅車前往濱江公園時,夕陽正緩緩沉入江面,將天空染成一片金紅。公園里游人如織,有牽著手散步的情侶,有推著嬰兒車的父母,還有在草坪上追逐嬉鬧的孩子。晚風拂過,帶來青草與江水的氣息,與記憶中太陰星月宮的桂花香隱隱重合。
李陽放慢腳步,閉上雙眼,將心神完全放開。屬于帝俊的神魂之力小心翼翼地擴散開來,如同細密的蛛網(wǎng),輕輕觸碰著周圍的每一縷氣息。他能感受到草木的生機,孩童的嬉鬧,戀人的甜蜜,卻唯獨沒有那抹讓他魂牽夢縈的月華之氣。
“別急,慢慢找?!蓖鹾婆阍谒磉叄抗饩璧亓粢庵闹?。他雖不似李陽那般敏感,但也能隱約察覺到空氣中的能量波動,時刻防備著可能出現(xiàn)的意外——畢竟,誰也不確定,在這凡塵之中,是否還潛藏著其他洪荒遺脈,或是對他們心懷不軌的存在。
兩人沿著濱江步道緩緩前行,從公園入口走到老槐樹下,又繞著人工湖轉了兩圈。李陽的腳步停在了一處種滿桂花樹的角落,這里的香氣與記憶中的太陰星月宮最為相似,可那股悸動卻并未增強,反而漸漸淡了些。
“難道是我想錯了?”李陽睜開眼,眼底閃過一絲失落。
王浩剛想安慰,卻見李陽猛地抬頭,目光望向公園外的一條老街。那里燈火初上,青石板路兩旁種滿了梧桐樹,幾家老式茶館正冒著熱氣,隱約能聽到悠揚的古箏聲。
“氣息……在那邊!”李陽的聲音帶著難以抑制的顫抖,胸口的悸動驟然變得劇烈,像是有一根無形的線,正被遠方的人輕輕拉扯。他顧不上多說,拔腿就朝著老街的方向跑去。
王浩緊隨其后,看著李陽略顯踉蹌卻無比急切的背影,心中感慨萬千。上古妖皇何等驕傲,何等威嚴,卻在尋妻之路前,露出了這般脆弱而執(zhí)著的模樣。這凡塵的歷練,或許真的能彌補他們在上古留下的所有遺憾。
老街的青石板路被燈光映得發(fā)亮,古箏聲從一家名為“月滿樓”的茶館里傳來,婉轉悠揚,如泣如訴,正是李陽記憶中曦和最愛的那首《太陰引》。隨著距離越來越近,那股月華般的氣息愈發(fā)清晰,縈繞在鼻尖,滲入神魂,讓他幾乎要落下淚來。
李陽放緩了腳步,整理了一下衣角,深吸一口氣,推開了茶館的木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