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洪荒劫后,洛水起念
洪荒歷三十七年,龍漢初劫落幕已逾十載。
西極魔淵的黑霧被祖巫共工、祝融聯(lián)手鎮(zhèn)壓,僅余幾縷魔息在巖層深處茍延;中洲斷裂的三條主靈脈,經(jīng)源水子以“萬物復(fù)蘇術(shù)”日夜溫養(yǎng),終見淡青色靈氣緩緩流轉(zhuǎn);四海之濱,龍族殘部在敖廣的帶領(lǐng)下修補龍宮,只是往日翻江倒海的威勢,早已隨祖龍被囚東海而消散;南荒密林里,鳳族幼雛在彩鳳的庇護下啄食靈果,涅盤火的暖意雖在,卻再難照遍南域萬里疆土。
唯有洛水,依舊保持著幾分洪荒初生時的澄澈。
河水自不周山北麓蜿蜒而下,繞過幽冥谷邊緣,最終匯入東海。岸邊的黃土高坡上,幾株先天楊柳斜倚著崖壁,嫩綠的枝條垂入水中,隨波輕晃。偶有幾只羽毛尚未豐滿的畢方鳥掠過河面,叼起一尾靈魚,便急匆匆飛回南域——那是鳳族殘留的旁支,如今連捕獵都不敢遠離棲息地。
女媧立于洛水畔的一塊青石上,素白的裙擺垂落至腳踝,沾染了些許黃土。她身形窈窕,上半身是人族女子的模樣,肌膚勝雪,眉眼間帶著先天神只特有的溫潤;下半身卻是覆蓋著銀白鱗片的蛇尾,尾尖輕輕點著水面,激起一圈圈細碎的漣漪。
這是她自混沌中覺醒以來,第一次如此靜心地觀察洪荒。
此前十載,她要么隨伏羲游走三族領(lǐng)地,試圖勸止龍漢初劫的戰(zhàn)火;要么閉關(guān)于媧皇宮,消化鴻鈞第二次講道時傳授的“天道平衡”之理。直到三族衰敗、羅睺伏誅、鴻鈞合道,她才踏出宮門,想看看劫后的洪荒究竟成了何種模樣。
目光掃過河面,女媧的眉頭微蹙。
水下,幾尾先天靈鯉的尸身漂浮著,鱗片已失去光澤——那是被龍族潰兵捕殺時遺漏的,如今河水雖清,卻再難滋養(yǎng)往日那般繁盛的水族。岸邊的黃土里,幾株本該在春日綻放的先天花草,此刻卻只有枯黃的根莖露在外面,顯然是受了三族大戰(zhàn)時逸散的戾氣所傷。
更遠處的山林中,傳來兇獸的嘶吼,夾雜著弱小生靈的哀鳴。那是龍漢初劫后失去族群庇護的兇獸,如今靠著捕食殘存的先天生靈為生,將本就蕭條的洪荒攪得愈發(fā)混亂。
“洪荒初誕時,盤古大神以身化萬物,山川有靈,草木含情,何等生機盎然?!迸畫z輕聲嘆息,蛇尾在青石上劃出一道淺痕,“怎料一場龍漢初劫,竟讓生靈十存其三,連這洛水的靈氣,都稀薄了三成?!?/p>
她抬手拂過垂落的發(fā)絲,指尖掠過一縷先天紫氣——那是鴻鈞第一次講道時,贈予她的“成圣機緣”。這些年,她靠著這縷紫氣與自身悟道,修為早已達至準圣巔峰,距離傳說中的圣人之境,僅差最后一步??擅慨?dāng)她嘗試沖擊圣境時,總能感覺到一股無形的壁壘擋在身前,仿佛缺少了某種“天道認可的契機”。
“鴻鈞道兄說,成圣需‘順天應(yīng)人’?!迸畫z望著河面倒映的自己,眼神迷茫,“如今天道初定,三族衰敗,何為‘順天’?何為‘應(yīng)人’?”
就在這時,一陣微風(fēng)拂過,帶來幾聲稚嫩的啼哭。
女媧循聲望去,只見不遠處的土坡下,一只剛失去母親的幼鹿正蜷縮在草叢中,四條細腿不住顫抖,喉嚨里發(fā)出微弱的嗚咽。而在幼鹿不遠處,一只體型碩大的黑虎正緩步逼近,銅鈴大的眼睛里滿是兇光——那是一只度過龍漢初劫的兇獸,修為已達金仙后期,對付一只剛出生的幼鹿,如同探囊取物。
幼鹿似乎察覺到了危險,掙扎著想要站起,卻因腿軟再次摔倒,啼哭聲愈發(fā)凄慘。
女媧心中一動,指尖凝出一縷柔和的先天靈氣,隔空射向黑虎。那靈氣看似微弱,卻帶著“萬物和諧”的道韻,黑虎剛觸碰到靈氣,便如遭雷擊般渾身一顫,眼中的兇光瞬間褪去,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源自本能的敬畏。它嗚咽了一聲,竟轉(zhuǎn)身緩步退入山林,再也不敢靠近。
危機解除,幼鹿卻依舊在啼哭,顯然是因為失去母親的恐懼與饑餓。女媧走上前,蹲下身子,蛇尾輕輕將幼鹿圈在中間,掌心凝出一滴蘊含生機的靈液,滴入幼鹿口中。
靈液入喉,幼鹿的啼哭漸漸停止,它抬起濕漉漉的眼睛,蹭了蹭女媧的掌心,模樣乖巧。
看著幼鹿依賴的模樣,女媧心中忽然涌起一股異樣的情緒——那是一種超越“憐憫”的感覺,仿佛想要為這蕭條的洪荒,創(chuàng)造出一種能“自主繁衍、傳承文明”的生靈,讓他們不再像兇獸般只知殺戮,也不像三族般因爭奪氣運而自取滅亡。
“洪荒現(xiàn)有生靈,或如祖巫般掌法則卻少靈智,或如三族般恃強凌弱,或如兇獸般只憑本能?!迸畫z的眼神逐漸明亮,“若能造一種新的生靈,他們既有靈智,又懂感恩;既不強橫到爭奪天道氣運,又能在這洪荒中繁衍生息,或許……這便是我成圣的契機?”
這個念頭一旦生出,便如星火燎原般在她心中蔓延。她站起身,望向洛水兩岸的黃土高坡——那黃土并非普通泥土,而是龍漢初劫時,從不周山巔滾落的“先天息壤”。此土蘊含本源生機,能滋養(yǎng)萬物,且不怕水火,正是塑造生靈的絕佳材料。
“洛水有靈,息壤有生機,我若以自身本源為引,輔以先天紫氣,摶土造人,可否成?”女媧喃喃自語,蛇尾在息壤上輕輕一點。
剎那間,她指尖的先天紫氣與息壤產(chǎn)生了共鳴,一縷縷淡金色的生機從土中升騰而起,環(huán)繞在她周身。遠處的天道云層中,隱約傳來一聲縹緲的回應(yīng),仿佛在認可她的想法。
女媧心中一喜,正要動手,卻忽然感覺到一股極其隱晦的“本源氣息”從昆侖虛方向傳來,正朝著洛水緩緩靠近。這氣息浩瀚如星空,溫和如暖陽,卻又帶著一種凌駕于洪荒法則之上的威嚴——絕非三清、伏羲或祖巫所能擁有。
“這是……”女媧眼神一凝,下意識地握緊了掌心的先天紫氣,“洪荒中竟有如此強大的隱世存在?”
二、道尊臨洛,觀劫護道
昆侖虛深處,鴻蒙宗山門隱匿在九轉(zhuǎn)聚靈陣的靈光中。
起源殿內(nèi),龍宇端坐于萬丈高的龍椅上。他周身籠罩著一層淡銀色的本源光暈,龍鱗在光暈中若隱若現(xiàn),每一片鱗片上都倒映著洪荒山川的虛影——這是他以“鴻蒙盤”推演洪荒氣運時的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