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章
起源殿:鴻蒙核心的靜謐觀察者
洪荒歷三十七年,龍漢初劫落幕已逾十載。西極魔淵的魔氣被祖巫聯(lián)軍鎮(zhèn)壓,三族殘部退守各自領地休養(yǎng)生息,巫妖兩族雖已呈“天地方立”之勢,卻因鴻鈞合道后降下的“止戈法旨”,暫未爆發(fā)大規(guī)模沖突。此時的洪荒大陸,像一塊剛經(jīng)歷過烈火淬煉的青銅,表面趨于平靜,內(nèi)里卻仍有本源之力在緩慢流轉、修復——而這一切的細微變化,都逃不過昆侖虛深處,那座隱于“虛無與真實交界”的起源殿中,那位至高存在的目光。
起源殿并非凡俗意義上的“宮殿”。它無墻無頂,卻有一層由鴻蒙本源凝聚的“界膜”,將外界的喧囂與靈氣隔絕在外,只留下純粹的“源空間”。殿內(nèi)沒有梁柱支撐,卻能看到無數(shù)縷淡金色的“起源絲”在空中漂浮,它們時而纏繞成星辰的形狀,時而化作山川的輪廓,正是洪荒大陸所有物質(zhì)與法則的“本源投影”。殿中央,懸浮著一座直徑萬丈的圓形石臺,名為“觀劫臺”,臺上鑲嵌著一面通體澄澈的“鴻蒙盤”——此盤能映照洪荒任何角落的實時景象,小到一株靈草的生長,大到一場劫數(shù)的推演,皆可清晰呈現(xiàn)。
此刻,觀劫臺前立著一道身影。
那是一名身著玄色長袍的男子,袍角繡著暗金色的龍鱗紋路,隨著他的呼吸輕輕起伏,仿佛有千萬條微型金龍在衣料下游動。他的長發(fā)未束,自然垂落至腰際,發(fā)絲間偶爾閃過一縷本源之光,如同將星辰碾碎后揉入其中。他的面容算不上極致的俊朗,卻透著一種“包羅萬象”的平和——眉如遠山,眼似星海,鼻梁挺直,唇線溫潤,可當你凝視他的眼眸時,會感覺自己仿佛在仰望一片無垠的宇宙,所有的情緒、雜念都會被那片深邃所包容、消解。
他便是龍宇。
自龍漢初劫末期,于西極顯萬億丈龍軀擋下東皇鐘虛影、護下玄冥后,龍宇便極少再干涉洪荒事務,只回歸起源殿,以“觀察者”的身份,靜看洪荒的流轉變化。此刻的他,正垂眸望著身前的鴻蒙盤,目光落在盤面上映照出的一片黃土高坡——那是洪荒中洲南部的“黃土塬”,也是女媧此刻正在進行的“創(chuàng)世之舉”的發(fā)生地。
龍宇的姿態(tài)很放松,他左手自然垂落,右手輕輕搭在鴻蒙盤邊緣,指尖偶爾會劃過盤面,帶起一圈圈淡金色的漣漪。這些漣漪并非無意義的動作,每一次觸碰,都在微調(diào)鴻蒙盤的“觀測精度”——從最初的“俯瞰黃土塬全貌”,逐漸聚焦到女媧身前那堆泛著瑩瑩白光的“息壤”上。
“呼……”
一聲極輕的嘆息,從龍宇口中溢出。這嘆息里沒有感慨,沒有期待,只有一種純粹的“感知共鳴”——他能清晰地感受到,女媧體內(nèi)那股屬于“創(chuàng)世神只”的本源之力,正以一種極其柔和的方式,緩緩注入那堆息壤之中。不同于祖巫修煉時的剛猛、三族爭戰(zhàn)時的暴戾,女媧的神力如同春日的細雨,潤物無聲,卻帶著一股“生生不息”的韌性。
龍宇的指尖微微停頓,鴻蒙盤上的畫面隨之定格。畫面中,女媧正屈膝蹲在黃土塬上,她的裙擺沾染了些許泥土,卻絲毫不顯狼狽。她的雙手捧著一把息壤,掌心泛著淡淡的七彩霞光——那是“先天靈脂”與“女媧本源”融合后的光芒,也是賦予“死物”以“生魂”的關鍵。女媧的神情很專注,甚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柔,她的目光落在掌心的息壤上,仿佛在凝視一件即將誕生的珍寶。
“先天神只皆有定數(shù)?!饼堄畹穆曇舻统炼逦?,在空曠的起源殿中回蕩,卻沒有絲毫回聲,仿佛話語剛出口,便融入了周圍的起源絲中,“三清悟‘道’,伏羲演‘數(shù)’,祖巫承‘力’,巫妖執(zhí)‘權’……唯有你,女媧,悟的是‘生’?!?/p>
他的話語并非對女媧言說,更像是一種自我剖析。作為自鴻蒙初開便存在的“源生之龍”,龍宇對“本源”的感知遠超洪荒任何生靈——他能看到,女媧此刻所做的,并非簡單的“造出新的生靈”,而是在補全洪荒天道的“缺失一角”。
在此之前,洪荒的生靈體系由“先天神只”(如三清、女媧、伏羲)、“先天神獸”(如祖龍、鳳皇、墨麒麟)、“后天部族”(如巫族、妖族)構成。這些生靈或天生擁有強大的力量,或繼承了盤古的本源,或依托洪荒法則而生,卻都有一個共同的局限——他們的“道途”是固定的。先天神只的道途由誕生時的先天之氣決定,先天神獸的道途由種族血脈決定,后天部族的道途由賴以生存的法則決定。唯獨女媧即將創(chuàng)造的“人族”,從本源上便打破了這種“固定性”。
龍宇的指尖再次劃過鴻蒙盤,畫面從女媧的掌心,轉移到她身前那片已經(jīng)捏好的“人形泥胚”上。那是十幾個尚未注入靈魂的泥人,有的呈站立姿態(tài),有的呈屈膝姿態(tài),形態(tài)各異,卻都帶著一種“模仿先天神只形態(tài)”的雛形——有頭有手,有足有軀,與洪荒中常見的“獸形”“半獸形”生靈截然不同。
“以己之形,塑新族之貌;以己之魂,引先天一炁……女媧,你這一步,走在了天道之前?!饼堄畹难壑虚W過一縷微光,那是本源之力與“創(chuàng)世之力”產(chǎn)生共鳴的跡象。他能看到,那些泥胚的內(nèi)部,正有一絲絲極其微弱的“虛空之氣”在匯聚——那是洪荒中最本源的“先天一炁”,也是構成生靈靈魂的基礎。而引導這些先天一炁的,正是女媧體內(nèi)那股“創(chuàng)世本源”。
就在這時,起源殿的入口處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。龍宇沒有回頭,他早已感知到來人的身份——源七子中的源木子。
源木子是源七子中負責“記錄生靈數(shù)據(jù)”的存在,他的本體是一株自鴻蒙初期便存在的“混沌靈木”,化形后身著綠色長袍,面容清秀,手中常握著一支由自身枝干煉成的“記錄筆”和一本“源生錄”。此刻的他,正小心翼翼地走進起源殿,生怕打擾到龍宇的觀測。
“尊上。”源木子走到觀劫臺旁,躬身行禮,聲音輕柔,“方才監(jiān)測到中洲南部的‘生命氣息’出現(xiàn)異常波動,特來向您匯報?!?/p>
龍宇沒有停下對鴻蒙盤的觀測,只是微微頷首:“我已知曉。那是女媧在引先天一炁,為新族注入靈魂。你且過來,看看這即將誕生的‘人族’。”
源木子聞言,心中一喜——他雖負責記錄生靈數(shù)據(jù),卻極少有機會能在“創(chuàng)世之初”便觀察新的種族,更別說有尊上親自講解。他連忙走到鴻蒙盤另一側,目光落在盤面上的黃土塬上。當看到女媧身前那些泥胚和她掌心的七彩霞光時,源木子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,手中的記錄筆不由自主地在源生錄上快速書寫,筆尖劃過紙面,留下淡淡的綠色字跡。
“尊上,這新族的形態(tài)……與先天神只極為相似,卻又少了先天神只與生俱來的‘法則印記’。”源木子一邊記錄,一邊輕聲分析,“而且,他們的‘生命氣息’極其微弱,比剛誕生的兇獸幼崽還要弱上三分。這樣的種族,在洪荒中能生存下去嗎?”
這是源木子的疑惑,也是此刻洪荒中所有感知到“新族誕生”的先天生靈的疑惑——包括正在黃土塬上空暗中觀察的妖族探子和巫族戰(zhàn)士。在他們看來,女媧創(chuàng)造的這種“弱小生靈”,既沒有巫族的強悍肉身,也沒有妖族的神通法術,更沒有先天神只的本源之力,根本不可能在危機四伏的洪荒中存活,甚至可能連一場小型的兇獸潮都抵擋不住。
龍宇聽到源木子的疑問,嘴角微微上揚,露出一抹極淡的笑容。他伸出右手,指尖凝聚出一縷淡金色的起源力,輕輕點在源木子的眉心。瞬間,源木子只感覺一股龐大的“感知之力”涌入自己的腦海,原本只能看到“生命氣息”和“形態(tài)特征”的他,此刻竟能清晰地看到那些泥胚內(nèi)部的“靈魂結構”——那是由無數(shù)縷先天一炁纏繞而成的“靈魂絲線”,這些絲線沒有固定的形態(tài),也沒有附著任何法則印記,卻在不斷地“流動”“變化”,仿佛擁有無限的可能。
“你看到了嗎?”龍宇的聲音在源木子腦海中響起,“這新族的靈魂,沒有‘固定道途’。先天神只的靈魂如同‘成型的玉石’,質(zhì)地堅硬,卻無法再改變形態(tài);而這人族的靈魂,如同‘未定型的
clay(黏土)’,可以根據(jù)后天的經(jīng)歷、感悟,不斷塑造自己的道途。這,便是他們的‘本源優(yōu)勢’?!?/p>
源木子恍然大悟,手中的記錄筆寫得更快了,筆尖甚至因為激動而微微顫抖:“原來如此!沒有固定道途,意味著他們可以適應任何環(huán)境、任何法則!哪怕初期弱小,只要能存活下來,就能通過學習、成長,掌握不同的能力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