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盡量用如常的、甚至比平時更忙碌一點的語調(diào)吩咐著,試圖用具體的事務(wù)填滿內(nèi)心的空洞。
小王和梅梅應(yīng)了一聲,便麻利地開始各忙各的。
水池里響起嘩嘩的水聲,擇菜、洗切的聲音也陸續(xù)傳來。
小店很快恢復(fù)了它日常的節(jié)奏………
陽光徹底照亮了屋子,落在剛才父親坐過的那把椅子上,空蕩蕩的。
我走過去,把椅子推回了原位——
第五節(jié):故人歸來
我如往常一樣,每天買菜招呼休息,轉(zhuǎn)眼秋天了…
然而,歲月到底是在身上刻下了痕跡。
隨著年齡的增長,站得久了,腳后跟便鉆心地疼。
更年期的潮熱和心煩也一陣陣襲來,直到月事徹底告別。
——我明白,人生翻過了作為女性的另一座山丘,我絕經(jīng)了。
身體的變化提醒我,不能再像年輕時那樣硬扛。
幸好,此時的小飯桌已步入正軌。
小主,這個章節(jié)后面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,后面更精彩!
那兩位幫忙接送孩子的小媳婦,人也勤快,心眼實在,我便給他們每人漲了1000工資,將更多的,具體的活兒全交給了她們。
自己退后一步,主要負(fù)責(zé)每天的菜譜策劃、采買安排和品質(zhì)把關(guān)。
我們?nèi)诵纬闪四醯墓?jié)奏:每天清晨七點開始準(zhǔn)備,一直到下午兩點送走最后一個孩子,喧囂退去,便徹底打烊。
生意好得很,牛肉飯的窗口前總是排著小隊,小飯桌的口碑也讓我們從不缺生源。
下午,當(dāng)世界安靜下來,我常常會泡上一杯枸杞熱茶,坐在窗邊,把酸脹的腳擱在矮凳上。
看著陽光移動,感受著身體里的潮熱漸漸平息……
我依然忙碌。
我成了這座小小王國的“總策劃”,用經(jīng)驗和智慧,而不僅僅是體力,來支撐起我和女兒的生活。
這或許,就是時間帶給我的、另一種形式的安穩(wěn)吧。
日子在忙碌中度過,錢包也一天天鼓了起來,心里是風(fēng)雨過后難得的踏實。
轉(zhuǎn)眼,女兒都上三年級了,而我自己,也走到了五十三歲。
在一個秋日的午后,陽光金黃,空氣澄澈。
孩子們都上課去了,店里兩位員工忙完也已下班,世界忽然安靜了下來。
我坐在窗前,沏了一壺茶,了無生趣地看著窗外落葉打著旋兒。
就在這時,一位戴草帽的老人,步履緩慢地走到了我停在門口的那輛牛肉飯餐車前。
他身穿一條灰色的新褲子,一件有些扎眼的橘紅色半袖,頭上那頂奶油色的草帽遮住了大半張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