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甚至開始在心里暗暗慶幸,慶幸自己當初在那份不合時宜的心軟之后,還是做出了正確的決定。
這個叫林薇的姑娘,簡直是為我這個特殊時期、特殊需求的家量身定做的室友。
然而,這種慶幸之余,一絲極其微妙的、連自己都不愿深究的情緒,偶爾會像水底的暗流,輕輕涌動一下。
那是一個周末的下午,思李在客廳地板上玩積木,我坐在桌前,腦袋里毫無思緒盯地著電腦。
林薇的房間門破天荒地開了一條縫,她大概是在整理東西。
透過門縫,我無意中瞥見她坐在書桌前,側(cè)影對著門口,并沒有在看電腦或手機,只是靜靜地坐著,望著窗外,眼神有些放空,那身影在午后的光線下,竟透出一種與年齡不符的、沉重的孤寂。
那一刻,我心里莫名地動了一下。
但這點漣漪很快就被理智壓了下去。
我要的不就是這樣的相安無事嗎?
互不打擾,界限分明。
她的孤獨是她的事,我的城池,需要的就是這樣一道安靜、冰冷的圍墻。
我收回目光,繼續(xù)我的思緒……
日子像流水一樣快,因為已經(jīng)在這里住了一個月了……
第五節(jié):突然的訪客
然而,平靜的水面下,暗流總會尋找到浮現(xiàn)的契機。
那是一個普通的周三晚上。窗外下著淅淅瀝瀝的秋雨,帶著浸骨的涼意。
我剛哄睡思李,正坐在客廳沙發(fā)上,就著昏黃的落地燈翻閱一本舊相冊,試圖在泛黃的照片里尋找一些早已模糊的溫暖記憶。
雨點敲打著玻璃,發(fā)出單調(diào)而催眠的聲響。
突然,門鈴響了。
清脆的鈴聲在雨夜的寂靜中顯得格外突兀,甚至有些刺耳。
我的心下意識地一緊,這個時間點,會是誰?那些陰魂不散的“家人”面孔瞬間在我腦中閃過,帶來一陣生理性的厭惡和警惕。
我放下相冊,深吸一口氣,走到門邊,透過貓眼向外望去。
門外站著的,并非我預想中任何一張令人心煩的臉孔,而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年輕男子。
他約莫二十七八歲,穿著得體的休閑西裝,頭發(fā)被雨水打濕了些,略顯凌亂,但臉上帶著一種急切而期待的神情。
這章沒有結(jié)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!
最引人注目的是,他懷里抱著一大束鮮艷的紅玫瑰,在樓道慘白的燈光下,那紅色顯得格外扎眼。
不是“我所謂的家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