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臣,遵旨!”楊弘、閻象等人齊齊躬身,心中亦是松了口氣。雖然放棄了大量地盤,但這確實是眼下唯一可能挽回頹勢的戰(zhàn)略。
……
幾乎在袁術做出艱難決斷的同時,冀州鄴城的大將軍府內,袁紹也正與風塵仆仆趕回述職的許攸進行著一場密談。
許攸將自己對青州局勢的判斷和盤托出:“明公,北海有關羽、張飛、太史慈在,劇縣短期內確難攻克。顏良、文丑二位將軍雖勇,然敵軍據(jù)城而守,強攻損失必大。攸在來時路上反復思量,與其在北海城下空耗兵力,不若……另辟蹊徑?!?/p>
小主,這個章節(jié)后面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,后面更精彩!
袁紹眉頭緊鎖:“子遠有何高見?”
許攸走到地圖前,指向泰山郡:“明公請看,北海之后援,乃至朝廷連接青州、徐州之命脈,在于泰山郡!據(jù)可靠情報,如今泰山郡守軍僅約萬人,且無大將鎮(zhèn)守!若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,拿下泰山郡、魯國,并與南方公路(袁術)之軍會師,則北海、乃至整個徐州,便成孤懸在外之孤島,覆手可定!”
他眼中閃爍著精光:“此乃‘扼喉’之策!比之強攻北海,事半功倍!攸在歸來前,已隱約聽聞公路在豫州、南陽等處頗不順利,其麾下必有智者,亦能看出此點。明公何不主動遣使,與公路相約,南北對進,共圖徐州西境?”
袁紹撫須沉吟。他與袁術這個弟弟向來不和,互相看不起,合作更是難上加難。但如今局勢,朝廷兵鋒從北、西、南三個方向壓迫而來,青州又陷入僵局,若再獨自支撐……
就在這時,袁術的密使攜帶著那封言辭懇切(或者說充滿危機感)的密函,以最快的速度抵達了鄴城。
袁紹展信細讀,信中袁術一改往日驕橫,痛陳利害,直言若再不聯(lián)手,袁氏基業(yè)將萬劫不復。其提出的戰(zhàn)略構想,竟與許攸的分析不謀而合!
看完密信,袁紹沉默了良久。他終于意識到,那個他一直瞧不上的弟弟,以及他自己,真的已經(jīng)被逼到了懸崖邊上。家族存亡的壓力,此刻壓倒了個人的好惡與面子。
“罷了……終究是一筆寫不出兩個袁字?!痹B長嘆一聲,眼中閃過一絲決然,“傳令,著高覽將軍,再點三萬精兵,火速馳援青州,交予譚兒節(jié)制!告訴譚兒和顏良、文丑,對北海之佯攻,穩(wěn)固已占城邑,積蓄力量!”
他看向許攸和負責傳令的謀士:“回復公路之使,就說……他的提議,吾準了!約定于九月十五,我冀州青州大軍自北南下,攻泰山、魯國;他汝南沛國之軍自西南北上,取彭城、東海西境!務求一舉功成,打通連接,共抗偽廷!”
“諾!”
一道道的命令從鄴城和南陽分別發(fā)出,原本互相提防、甚至內斗的二袁,在朝廷強大的軍事、政治壓力下,為了家族的生存,終于被迫放下了成見,締結了這不情不愿卻又不得不為的血色同盟。
喜歡董卓剛死,朕就收了西涼軍請大家收藏:()董卓剛死,朕就收了西涼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