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是一年春天,湖南衡陽。
玄學(xué)愛好者,最愛這個季節(jié)。
南岳衡山腳下,東岳廟香火鼎盛,紅墻金瓦間,晨霧未散,青煙繚繞。
山門兩側(cè),燈籠高懸,上書“福如東?!薄皦郾饶仙健?,金粉剝落,卻仍顯莊嚴(yán)。
天光微亮,已有數(shù)百人排成長龍,手持高香,神情肅穆,等候登祝融峰。
他們不為禮佛,不為參禪,只為搶一炷“頭柱香”。
傳說:
誰能在新年子時點(diǎn)燃這第一炷香,
便能得神明庇佑,
財運(yùn)亨通,百病消散,
甚至有人因此暴富、升官、中大獎。
更有甚者,說那香火一燃,
便有紫氣東來,龍虎相隨,
連閻王見了都要退避三舍。
而今年,頭柱香的競價,
竟被一位垂死老人拍下——
昃白石,78歲,前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,
一生研究蟑螂,發(fā)表論文百余篇,
卻從未獲過一項科研基金,
職稱止步于“副高”,
晚年更因肺癌晚期臥床不起。
他瘦骨嶙峋,面色蠟黃,
氧氣面罩不離口,
床頭堆滿泛黃的學(xué)術(shù)期刊,
上面印著他那篇最得意的論文:
《論美洲大蠊在極端環(huán)境下的基因突變與生存適應(yīng)性》
他一生清貧,靠兒女接濟(jì)度日。
家中陳設(shè)簡陋,一張木桌,幾把竹椅,
墻上貼著一張泛黃的《衡山地圖》,
是他年輕時出差所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