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祖父確實殺了那些弟子,”蘇文博嘆了口氣,打開日記,“他在日記里寫了,他太愛戲曲了,也太怕失去一切。春桃的天賦遠超他,他怕春桃會取代他,所以才起了殺心?!?/p>
日記里詳細記錄了當年的經(jīng)過:蘇鳴玉在弟子們的茶水里下了迷藥,然后放了大火,將他們活活燒死。之后,他把他們的骨灰混合在漆料里,補在了上,又將他們的頭發(fā)藏在戲班后院,用魂鎖漆將他們的魂魄鎖住,讓他們永遠陪著自己。
“祖父后來一直活在愧疚和恐懼里,”蘇文博說,“他夜里總夢見那些弟子來找他報仇,所以他潛心研究漆藝,想找到化解的方法,可直到他死,都沒有成功。他臨終前囑咐我,一定要找到屏風,把它修好,釋放那些冤魂,不然蘇氏一族會遭報應?!?/p>
江尋終于明白,為什么老漢會把屏風送來修復,或許是蘇文博安排的。他帶著蘇文博回到青川古鎮(zhèn),來到尋古齋。
此時,屏風上的暗紅色液體已經(jīng)蔓延開來,十二個冤魂的影子越來越清晰,他們的表情也越來越痛苦,鳥鳴聲和慘叫聲交織在一起,讓人不寒而栗。
“該怎么做?”蘇文博臉色蒼白,緊緊抓著江尋的胳膊。
“用你祖父留下的漆料,重新繪制青鸞,”江尋說,“青鸞是春桃的象征,也是解開魂鎖漆的關鍵。你要在繪制的時候,真心向那些冤魂道歉,承認你祖父的罪行?!?/p>
小主,這個章節(jié)后面還有哦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,后面更精彩!
蘇文博點了點頭,從帶來的箱子里拿出一罐漆料。這罐漆料是蘇鳴玉當年留下的,顏色翠綠,散發(fā)著淡淡的清香,與屏風上的腥氣截然不同。
江尋將屏風固定好,蘇文博拿起畫筆,蘸上漆料,開始在屏風缺了青鸞的地方繪制。他的手法很生疏,卻很認真,每一筆都帶著愧疚和懺悔。
隨著青鸞的輪廓漸漸成型,屏風上的暗紅色液體開始慢慢退去,冤魂的影子也變得模糊,鳥鳴聲和慘叫聲漸漸平息。當蘇文博畫完最后一筆,青鸞展翅立于鳳凰身旁,栩栩如生時,屏風突然發(fā)出一陣柔和的光芒,光芒散去,屏風上的百鳥恢復了平靜,那些刻在木頭上的名字也漸漸淡去,最終消失不見。
江尋湊近屏風,聞到一股清新的檀香,再也沒有了之前的霉味和腥氣。他知道,那些冤魂終于得到了解脫,他們的怨氣被化解,靈魂可以安息了。
第五章余音
幾天后,雨過天晴,青川古鎮(zhèn)的空氣格外清新。蘇文博將修復好的捐給了古鎮(zhèn)的民俗博物館,旁邊附了一塊銘牌,詳細記錄了鳴春班的故事,以及蘇鳴玉的罪行和懺悔。
江尋的尋古齋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,只是偶爾,在夜深人靜的時候,他會聽到一陣輕柔的戲曲聲,伴隨著清脆的鳥鳴,從博物館的方向傳來,婉轉悠揚,沒有了之前的凄涼,反而帶著一絲釋然。
這天,江尋正在整理工作室,那個送屏風來的老漢突然又來了。他手里拿著一個小小的錦盒,遞給江尋:“江先生,這是蘇先生讓我交給你的,說是感謝你。”
打開錦盒,里面是一塊玉佩,上面雕刻著一只青鸞,質(zhì)地溫潤,色澤翠綠。江尋認出,這玉佩的材質(zhì),和蘇文博用來繪制青鸞的漆料里的某種成分相似,應該是蘇鳴玉當年特意為春桃準備的,卻一直沒有送出去。
“還有一句話,”老漢說,“蘇先生說,有些罪孽,需要用一生來償還,有些執(zhí)念,需要用真誠來化解。”
江尋握緊玉佩,看向窗外。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,灑在青石板路上,形成斑駁的光影。他知道,這個世界上,還有很多像這樣的舊物,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和執(zhí)念,而他的工作,就是用自己的雙手,修復器物,也修復那些被時光掩埋的真相和遺憾。
只是他不知道,下一件送來的舊物,又會藏著怎樣的秘密,又會將他帶入怎樣的詭異境遇。但他并不害怕,因為他相信,任何執(zhí)念,都抵不過真誠的懺悔和正義的審判,任何邪性的舊物,都藏著被修復的可能。
就像那扇,經(jīng)歷了幾十年的黑暗和怨氣,最終在陽光下,綻放出了最平靜的光芒。而那些逝去的靈魂,也終于在青鸞的陪伴下,飛向了屬于他們的自由之地。
偶爾,當有人在博物館里駐足,凝視著那扇時,會隱約聽到一陣輕柔的鳥鳴,像是在訴說著一段塵封的往事,也像是在感謝那個為他們帶來光明的修復師。而江尋的尋古齋,依舊在巷弄深處,等待著下一件舊物,下一段故事。
喜歡懸疑解密檔案請大家收藏:()懸疑解密檔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