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只白貓,就是當年的幼崽。”張婆婆的聲音帶著哭腔,“我丈夫救下它后,一直偷偷喂養(yǎng),直到1976年他去世。臨死前,他讓我用守靈罐收集那些被焚燒的貓的魂魄,說只有這樣,才能安撫白貓的怨氣。這些年,我一直守著這些罐子,也守著它,可現(xiàn)在房子要拆了,罐子保不住了,它的怨氣也壓不住了?!?/p>
陳婆沉吟道:“這不是普通的詭物,是‘怨靈聚合體’。白貓吸收了所有被焚燒的貓的怨氣,又因長期與人類共處,沾染了人氣,形成了半人半妖、半靈半物的形態(tài)。它的尾巴是怨氣凝聚的實體,那些失蹤的衣物、金屬制品,都是被它用來加固怨氣的‘祭品’?!?/p>
為了驗證陳婆的推測,我們對老槐樹進行了勘察。樹干上布滿了細小的劃痕,像是指甲劃過的痕跡,樹洞里塞滿了衣物碎片和生銹的鐵釘,正是小區(qū)居民失蹤的物品。老周提取了樹洞中的土壤樣本,化驗結(jié)果顯示,土壤中含有大量的貓毛和一種未知的生物組織,這種組織的細胞結(jié)構(gòu)既不同于動物,也不同于人類,更像是一種能量體的凝結(jié)。
當晚,我們決定設(shè)下陷阱,引出白貓。張婆婆提供了一個當年她丈夫用來喂養(yǎng)白貓的陶碗,陳婆在碗底畫上“鎮(zhèn)魂符”,老周則在周圍安裝了紅外攝像頭和聲波捕捉器。我們躲在值班室里,屏息等待。
凌晨兩點,白貓如期而至。它沒有直接靠近陶碗,而是在老槐樹下徘徊,黑色的長尾在地面上掃過,留下一道道淡淡的黑痕。突然,它猛地抬頭,看向值班室的方向,純黑的眼睛里閃過一絲紅光。緊接著,值班室的門窗開始劇烈搖晃,墻壁上出現(xiàn)了裂紋,那些被白貓偷走的衣物和金屬制品從樹洞里飛出,形成一道黑色的洪流,朝著我們襲來。
“動手!”我大喝一聲,按照陳婆的指示,將提前準備好的糯米灰撒向窗外。糯米灰接觸到黑色洪流的瞬間,發(fā)出“滋滋”的聲響,洪流如同遇到克星般退去。白貓發(fā)出一聲尖銳的嘶鳴,身體周圍的白霧變得濃稠,黑色的長尾暴漲數(shù)米,朝著我們的方向抽來。
老周果斷按下聲波捕捉器的開關(guān),高頻聲波瞬間擴散開來。白貓的動作明顯遲緩,它痛苦地蜷縮在地上,長尾不斷抽搐,白霧中浮現(xiàn)出無數(shù)只貓的虛影,它們尖叫著,掙扎著,像是想要掙脫束縛。
“它的怨氣太強,聲波只能暫時壓制!”陳婆大喊,“必須找到怨氣的源頭,才能徹底化解!”
就在這時,張婆婆突然沖出值班室,朝著白貓跑去?!昂⒆樱抑滥憧?!”她舉起手腕上的牙齒手串,“這些年,我一直替你丈夫贖罪,替那些無辜的貓贖罪?,F(xiàn)在,我把它們還給你,你別再害人了,好不好?”
白貓停下了掙扎,黑色的長尾緩緩垂下,看向張婆婆手中的手串。手串上的牙齒開始發(fā)出微弱的白光,與白貓周身的黑霧相互交織。突然,白貓猛地撲向張婆婆,我們都以為它要傷害張婆婆,卻沒想到它只是用頭蹭了蹭張婆婆的手,純黑的眼睛里流下兩行血淚。
“怨氣的源頭,是它對人類的不信任,是對當年被焚燒的同伴的愧疚?!标惼呕腥淮笪?,“張婆婆的丈夫救下了它,卻沒能救下其他的貓,這份愧疚一直積壓在它心里,轉(zhuǎn)化成了怨氣。張婆婆多年的守護和贖罪,才是化解怨氣的關(guān)鍵?!?/p>
結(jié)局
張婆婆將牙齒手串放在地上,手串上的牙齒紛紛脫落,化作一道道白光,融入白貓的體內(nèi)。白貓的身體開始發(fā)生變化,黑色的長尾逐漸縮短、變淡,純黑的眼睛恢復了貓的琥珀色,周身的白霧也漸漸消散。它抬起頭,對著張婆婆叫了一聲,聲音不再尖銳,而是帶著一絲溫順。
就在我們以為事情已經(jīng)解決時,白貓突然朝著護城河的方向跑去。我們緊隨其后,發(fā)現(xiàn)護城河岸邊的淤泥中,埋著一個銹跡斑斑的鐵桶。老周將鐵桶挖出,打開一看,里面裝滿了燒焦的貓骨,正是當年被廠長下令焚燒的流浪貓的遺骸。
“這才是真正的怨氣源頭?!标惼趴粗F桶,感慨道,“白貓一直想把同伴的遺骸找回來,重新安葬。那些失蹤的物品,都是它用來標記位置的?!?/p>
我們聯(lián)系了環(huán)保部門,將貓骨妥善安葬在城郊的寵物公墓。張婆婆也決定搬離紡織二村,她臨走前,白貓一直跟在她身邊,直到她坐上出租車,才轉(zhuǎn)身消失在護城河的方向。
三名昏迷的工人在白貓的怨氣化解后,陸續(xù)蘇醒,身體并無大礙,只是對昏迷期間的事情毫無記憶。紡織二村的拆遷工作如期進行,老槐樹被保留了下來,成為了小區(qū)唯一的紀念。
調(diào)查結(jié)束后,我們將檔案上報給特調(diào)科。檔案的最后,我寫下了這樣的結(jié)論:aq-734事件的核心并非詭物作祟,而是人性的貪婪與冷漠引發(fā)的悲劇。白貓并非天生的惡物,它的怨氣源于無辜生命的慘死,源于人類對生命的漠視。張婆婆數(shù)十年的守護與贖罪,告訴我們,任何過錯都可以彌補,任何怨氣都可以化解,只要我們心存敬畏,善待生命。
半年后,我再次路過紡織二村,新的居民小區(qū)已經(jīng)建成,老槐樹枝繁葉茂,樹下有幾個孩子在玩耍。我隱約看見,一只通體雪白的貓蹲在樹枝上,琥珀色的眼睛溫柔地注視著孩子們,它的尾巴輕輕擺動,不再是黑色的鱗片,而是覆蓋著柔軟的白毛。
那一刻,我知道,所有的恩怨都已塵埃落定,生命的美好,終究會戰(zhàn)勝黑暗與怨恨。而aq-734檔案,也成為了特調(diào)科歷史上最特殊的一份記錄,提醒著我們,在探索未知的同時,更要堅守人性的底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