啟明院內(nèi),蘇菱微聽著周尚宮的回報,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譏笑。
他終究,還是選擇了皇家的顏面。
“去,”她聲音平靜,卻帶著不容置疑的決絕,“將稽核司的《結(jié)案疏》原稿,與我那本《冷宮錄》,并列張貼于宮城外的告示欄。再附上一行小字——‘陛下寬仁,死者不知’。”
周尚宮領(lǐng)命而去。
蘇菱微又補充道:“把老吳頭女兒的骨灰壇,就放在南門那尊石獅子旁邊。立一塊木牌,寫上:‘吳翠兒,年十四,因試藥而亡。無罪,無葬,無名。’”
告示一張,京城徹底炸開了鍋。
一邊是罪大惡極的詳盡罪狀,另一邊是皇帝輕描淡寫的寬仁,兩相對比,諷刺至極。
而南門石獅旁那只孤零零的骨灰壇,更像一根針,深深扎進每個路過之人的心里。
三日后,天降暴雨,瓢潑而下。
蕭玦巡視宮城防務(wù),儀仗行至南門,他的腳步猛然頓住。
雨幕中,那只小小的骨灰壇依舊擺在那里,臨時搭建的油布傘蓋早已被狂風(fēng)撕爛,雨水混著泥漿,將壇身澆得濕透。
一個蒼老的身影跪在壇前,用自己單薄的身體護著它,正是老吳頭。
蕭玦怔立良久,最終揮手讓侍從停下,獨自走了過去。
他身后的太監(jiān)連忙撐開一把巨大的龍紋黃傘,為他遮住漫天風(fēng)雨。
“誰讓你這么做的?”蕭玦的聲音低沉,聽不出喜怒。
老吳頭緩緩抬起頭,渾濁的眼睛里沒有恐懼,只有一片死寂的哀傷:“回陛下,沒人讓我。只是……那位才人曾說過一句話——‘記住名字,就是活著’。我女兒在宮里一生都未得個正經(jīng)身份,死后,總不能再做個無名鬼?!?/p>
“記住名字,就是活著……”蕭玦反復(fù)咀嚼著這句話,心口像是被什么重物狠狠撞了一下。
他沉默地站了許久,終是低聲道:“給他一把傘?!?/p>
一名太監(jiān)連忙上前,將傘撐在老吳頭上方。
回到御書房,蕭玦屏退左右,親自翻開了那本被他扔在角落的《冷宮錄》。
這章沒有結(jié)束,請點擊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!
他一頁頁翻過,最后,指尖停在了“吳翠兒”那一頁上。
良久,他提起御筆,蘸了朱砂,在那單薄的名字旁,重重寫下兩個字:“追恤。”
當(dāng)夜,一道新的旨意從宮中傳出。
追封吳翠兒等三十六名枉死宮婢為“內(nèi)廷義婢”,賜葬妃園陪陵區(qū),由皇家撥銀建碑。
至于林昭容,則由流放改為——秋后問斬。
啟明院內(nèi),燭火通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