葉菁菁已經(jīng)在心里打過了一回算盤,
現(xiàn)在一條條地往外說。
“把刻蠟版跟油印組停了,留個20人就盡夠了?!?/p>
薛琴聽到第一條就扛不住,
低聲急促反對:“那不行,
那么多人要吃飯呢?!?/p>
“走印刷廠成本低。印的越多,成本也越低?!?/p>
薛琴當(dāng)然知道這事兒,
手刻蠟版油印的人工費(fèi)支出,實在太高了。
同樣是一套資料,
手刻版本得賣30塊,利潤卻不到兩塊錢。
但一碼歸一碼,不到迫不得已,
他們夜校都不能砸了人家剛端上的飯碗。
“你聽我說完,
分流出來的回城知青,身體條件允許的,
無論男女,都去工地上干活,先把夜校和印刷廠給蓋出來。一天給,嗯,一塊錢的工資,外加上兩毛錢飯補(bǔ)?!?/p>
薛琴覺得差不多了,這樣到工地干活的人,辛苦是辛苦,
一個月也能拿30來塊錢,不比他們刻蠟版的時候少。
可是——
“那身體扛不住的同志呢?!?/p>
下鄉(xiāng)條件艱苦,尤其是偏遠(yuǎn)地區(qū),
物資供應(yīng)貧瘠,又缺醫(yī)少藥的,好多病退知青是正兒八經(jīng)生了病,光結(jié)核性xiong膜炎的,她就知道好幾個。
這樣的身體條件,你讓人家去工地上干活。掙的錢,還不夠累病了買藥吃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