冠冕堂皇的場面話已說得夠多,榮妄無意多費唇舌。
他能做的都已做到,戲也演得足夠,陛下看清了他的難處,在陛下那里足以交代,接下來便無需再裝模作樣了。
他不再看謝寧華,徹底無視了她,只拱手對元和帝道:“表叔父,六公主不可理喻,油鹽不進,與之多言無異于對牛彈琴,不如直入正題?!?/p>
“方才六公主問及如何平息宮外流言,侄兒倒是有一愚見。此法雖稱不上精妙,或可暫解燃眉之急?!?/p>
謝寧華下意識覺得,榮妄口中所謂的法子,于她而言,絕非良策,而是足以將她推入深淵的毒計!
然,她堵不住榮妄的嘴。
元和帝倒是被勾起了一絲好奇,問道:“究竟是何法子?”
他著實被謝寧華這突如其來的昏招弄得有些措手不及。
榮妄回道:“侄兒與六公主素?zé)o往來,殿下尚且如此主動。由此觀之,殿下想必并不介意與表親親上加親。只是榮國公府人丁單薄,侄兒福淺,無福消受齊人之美。然而,殿下的表親又豈止侄兒一家?那楊氏一族與殿下血脈更近。如今慶平侯府?dāng)÷?,爵位已失,能撐門立戶的后輩俱無,光景連尋常富戶都不如?!?/p>
“楊家終究是楊嬪娘娘的娘家,更是六公主的外祖家。如今落魄至此,任人欺凌,長此以往,恐難在上京立足,著實令人唏噓。然,其敗落是罪有應(yīng)得,朝廷依法論處,大快人心,彰顯了律法公正。故此,于公,朝廷不能提拔楊家;于私,卻可允公主下嫁。此舉一則可全公主殿下骨肉親情,予楊家殘存老弱一線生機;二則于法度無礙,百姓亦無可指摘?!?/p>
“況且,坊間本就盛傳公主要嫁的是“表哥”,要親上加親,榮表哥與楊表哥,僅一字之差,誰說不能是口口相傳間出了訛誤?我們何不將錯就錯,順勢引導(dǎo),保全六公主名節(jié)之余,將這擾人的流言,扭轉(zhuǎn)成一樁公主下嫁撫恤外祖家的美談佳話?”
“表叔父以為如何?”
元和帝聽的一愣一愣的。
這……
這,乍一聽,有些荒唐的匪夷所思,似是在把上京城的百姓當(dāng)傻子般愚弄???,細細一想,好像還真有幾分道理和可操作性。
畢竟流言蜚語這種東西如無根之水,是真的能人為引導(dǎo)、操控的。
這才是,這個看似荒謬絕倫的法子最高明之處。
謝寧華眼前一黑,驚怒交加地厲聲嘶喊:“榮明熙!你公報私仇,你分明是故意的,這是存心要逼死我!”
榮妄神色一肅,義正詞嚴(yán)地反問:“六公主,難道你以為,在陛下面前言語無狀,以死相逼,冒犯天威之后,竟可以不受半分懲戒,全身而退嗎?”
“還有!”
榮妄聲調(diào)陡然拔高,朗聲質(zhì)問:“什么叫存心逼死你?讓你嫁回外祖家,便是逼你赴死嗎?那你以性命相脅,強逼我娶你,又是不是在逼我去死!”
“古往今來,多少金枝玉葉遠赴蠻荒之地和親,為家國天下安寧忍辱負重!她們尚能堅韌求生,你不過是嫁與母族表親,依舊是在這上京繁華地,過的是錦衣玉食的日子,楊家上下無一人敢對你有微詞,如何就活不下去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