昔日高天隨來儒林大千世界期間,他其實也跟對方有過數(shù)面之緣,大致了解對方同天宮舊屬以及連峰的狀況。
復辟上古天宮,重現(xiàn)天條律制。
具體情形如何,曾經(jīng)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那邊的人間道國和周天道人都已經(jīng)打了樣。
只要依規(guī),自有上仙帝君關照你修行提升,踏破人天之隔,位列仙班,甚至管你病老。
但也管你生死。
違抗上界旨意,輕則除箓打落凡塵。
重則捆仙繩一綁,斬仙臺上見。
而這一切都依托上古符箓派傳承作為基礎。
高天隨重同道而輕出身,崇尚志同道合。
同道者視如手足,即便被困碧落,仍盡量周全王殿臣、余碩、全元起、陳大道諸人,為此甚至耽誤自身療傷,羅思皋、班爽、遲茵、鄔澤鴻傷重不治亡于碧落亦被高天隨視為憾事。
高天君即便同異見者交談,亦平和淡定,溫文有禮。
但看一個人顯然要看他怎么做而非怎么說。
與他道不同者,昔年漢末大劫時不論修為高下,身殞者不計其數(shù),仙逝如降星雨。
而天宮規(guī)條之嚴苛酷烈,遠勝人間無數(shù)皇朝。
上古末年大劫,更是席卷三界,不知令多少名震古今的仙佛凋零。
高天隨欲再現(xiàn)天宮,重訂天條,但他無心自己制定天規(guī),亦不允許他人更改天規(guī)。
修訂更改,便意味著破例,有一便有二,更可能有私。
你改一條,我改一條,人人都來改,談何規(guī)矩可言?
故而在他眼中沒有求同存異和中立的觀念。
只有同意與不同意,遵守和不遵守。
也正因為如此,高天隨在漢末將上古大劫倒是學了個十足十。
對這一點,白湄最有感觸。
她逍遙慣了,無心理會旁人事。
但于天宮舊屬而言,她亦是隨時可能變化的變量,影響天宮規(guī)條的執(zhí)行。
所以,白湄也是敵人。
只是高天隨心中有輕重緩急的判斷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