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她不傷人命,此前也不出羅淵肆虐人間,既如此,隨她去吧。”
雷俊收回視線:“另外還有一頭大淵冥龜?”
王歸元:“嗯,雖然沒有入大唐人間,但這妖龜行事風格同幽羅山君、骨蛟皇、幽冥蘚他們一樣,視人命如草芥。
不過他身上另有旁的一些牽扯,所以也權且暫留他性命,晚些時候再做處置,我將他鎮(zhèn)壓在真空瓶內?!?/p>
雷俊繞著真空瓶走了一圈:“這就是同九品蓮臺并稱的真空瓶么,確實不同凡響?!?/p>
白蓮宗源自昔年天龍寺、懸天寺、菩提寺這發(fā)愿、持戒和禪武三脈佛法圣地內部分裂,故而白蓮宗內也同時擁有發(fā)愿、持戒、禪武三脈佛法修行傳承,分別以寶瓶、蓮花和菩提為象征。
舉世皆知的九品蓮臺,源自持戒一脈。
而真空瓶,則是源自發(fā)愿一脈。
隨著靜久常年“閉關”音訊罕見,真空瓶也已經有多年不在大唐人間現世。
“我早年間,需借真空瓶相助,降服無間之亂。”王歸元立在寶瓶旁邊:“如今情況稍好些了?!?/p>
雷俊看瓶中。
結果便見一尊身上纏龍的巨大佛門金光法身,此刻正雙掌合十,坐在一頭如島嶼般的巨龜身上。
看上去,這大威天龍菩薩法身,身形比大淵冥龜還要巨大。
雷俊看看這尊大威天龍菩薩法身,然后再看看真空瓶外,正顯化六道地藏菩薩光影的王歸元本人:
“恭喜師兄,你修成報身了?”
白蓮圣主靜久和天龍寺高僧法清一樣,都是佛門發(fā)愿一脈道統。
發(fā)愿一脈修成的九重天法身境界,與須彌佛門那邊手印一脈的法身一樣,都內分五個層次。
手印一脈相關修行,稱稱五相成身。
發(fā)愿一脈相關修行則稱慈悲五證或悲心五證。
九重天一層的修行稱之為加行,法身初成,在此基礎上,累加宏愿,利益眾生,標志著從八重天到九重天境界的發(fā)愿修士勤修不斷,普度眾生,不斷積累,不斷繼續(xù)進步。
從與外敵斗法,降服外魔的方面來看,則是代表修士凝聚法身的同時,佛門法力增強,其他佛法神通亦隨之水漲船高。
九重天二層稱之為安住,智慧安住,止于平靜。
外在斗法表現是佛門高僧法身的穩(wěn)定性和防御力都得到增強。
九重天三層成為觀智,觀照智慧,洞察人間。
外在表現提升為洞察、感知的進一步大幅提升。
某種程度上來說,和儒家經學九重天四層的“易”有異曲同工之妙。